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無凸塊嵌入式封裝---BBUL
 

【作者: Dr.PKG】   2002年04月05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8879】

Intel在去年十月發表了新的封裝技術-BBUL(Bumpless Build Up Layer),並宣稱這項新技術將有助於20GHz晶片時脈的微處理器在2006或2007年前上市。


BBUL,顧名思義,此技術並無使用凸塊(Bump)的製程,而是利用多層板增層技術連接IC與基板(Substrate)。由於減少了凸塊的高度,BBUL封裝後產品的高度只有1mm,不到一個硬幣厚度,非常符合未來產品走向輕、薄、短、小的趨勢 (圖一)。不過,Intel宣稱這項新技術仍在實驗開發的階段,在2006或2007年前並無量產上市的計劃,由此可以想見其製程及成本上仍有相當的問題尚待解決。


《圖一  BBUL封後的厚度比硬幣的還薄》
《圖一 BBUL封後的厚度比硬幣的還薄》資料來源:Source: Intel Labs

雖然如此,BBUL技術的提出,仍引起產業界不少的討論;特別是當多數人已將覆晶(Flip Chip)技術視為未來高階封裝的必然趨勢時,Intel卻又另闢蹊徑前進,並將凸塊專工大廠的角色功能棄之不顧。可以想見,BBUL一出勢必將對產業鏈的佈局又多添變數。


目前Intel的最新處理器Pentium4,內含42百萬位電晶體數,其封裝製程是採用覆晶(Flip Chip BGA)以錫鉛凸塊連接晶片。這種封裝方式仍需要中間層或高密度的基板,它的相對位置是介於凸塊與Pin之間。相反地,BBUL則是「晶片優先」(Chip First),將晶片內嵌於最中央的位置,這點與覆晶技術將晶片放在最上面有所不同。


製程介紹

BBUL的製程,首先是在基板上方以沖壓的動作挖出可供晶片嵌入的區塊,並於基板下方加上一層薄膜(Tape),之後將晶片置於區塊內並灌膠,緊接著進行烘烤,之後再去除薄膜。薄膜在此可提供晶片與其四周一個平坦界面。而鄰近於晶片的基板區則可提供一個平台,方便下面的濺鍍及顯影製程進行。換句話說,如果晶片是面朝上的(Face Up),鄰近區塊的高度將很難掌控,也連帶影響晶片與其之間的水平高度。所以,有薄膜提供一個共平面的平台再加上晶片面朝下(Face Down)的放置,晶片與周圍高度恐不相同的顧慮即可解決。


增層動作

基板的平坦界面製作完成後,接著便要進行增層(Laminate Layer)動作:首先鋪上一層絕緣層(Dielectric Layer),再以雷射鑽孔為下一段重佈銅製程金屬互連層(Copper Interconnect Layer)做準備,金屬層的沉積是以濺鍍(Sputtering)方式進行,並以曝光顯影技術將線路顯現於金屬層上,然後進行電鍍並蝕刻出線路,最後進行一般的表面黏著(SMT)製程。


這裡的增層動作與晶圓級封裝(Wafer Level Package)製程非常類似,只差晶圓級封裝是於晶圓上進行,BBUL則是在單一晶片上進行。當然,也可於面板(Panel)層次上進行增層,只是在光罩曝光顯影方面,無法像WLP上一片即可,而是採逐次曝光(Step-N-Repeat)的方式,對每顆晶片逐一曝光。不過,BBUL與晶圓級封裝最大的差異點即在於,BBUL可將線路往外設計,即所謂的Fan-Out,但WLP的線路只能在晶片區域內設計,即所謂的Fan-In。所以當晶片的面積不斷縮小(Die Shrinking)時,只能Fan-In的封裝,I/O接腳數目想必受到抑制,因此只適合做低I/O數的產品。


一般基板的增層法(Build Up)是於核心層(Core Layer)的頂部及底部增層,也就是所謂的Build-Up Layers。有趣的是,BBUL的結構,則把晶片內嵌於基板的區域作為核心層,之後僅需往上增層即可進行訊號傳輸(圖二)。與覆晶比較,BBUL可避免凸塊和底膠(Underfill)所衍生的問題。



《圖二  BBUL以晶片內嵌於基板內的區域作為核心層》
《圖二 BBUL以晶片內嵌於基板內的區域作為核心層》資料來源:Source: Intel Labs

BBUL的優勢在於訊號由晶片走到主機板的距離更加縮短了,因此訊號傳遞將較為完整。而隨著半導體製程的精進,每單位電晶體的體積愈來愈小,IC體積也得以減少,此外隨著IC功態愈趨複雜及電晶體數目的成長,接腳數也必須增加,這些因素都使得pad間的間距(Pitch)值必須減小。


傳統覆晶C4製程,由於受限凸塊的尺寸,pitch值縮小的彈性有限。而BBUL是以「增層」概念封裝,無凸塊限制,pad 與pad間的pitch變小(約140μm),較能承載目前及日後對短時間即能處理大量訊號的封裝需求。(表一)


表一 BBUL與Organic差異比較
Next gener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ies
Organic
(FCPGA-type)
BBUL
Die-package pitch 180μm 140μm
Package
Line/Space
dimension
25μm/25μm 25μm/25μm
Package inductance
for land-side
capacitors
1.3pH 0.1pH
                      Source: Intel Labs

覆晶封裝

覆晶的特色是以凸塊連接晶片與基板,不過使用凸塊有許多因應力而造成可靠度不佳的現象,業界於是想到於凸塊間灌入底膠(Underfill)來改善。但是,光是灌入底膠就是一道繁瑣的程序,再加上封後成本的始終居高不下,這就是目前覆晶封裝所面臨到的瓶頸。


反觀BBUL,由於少了凸塊和一層Build-Up Layer,封裝後的體積得以較小。此外,以增層法將線路傳導至引線接腳(Pin)時,因為沒有了凸塊的界面,距離遂變短了,電阻值也能減少;再加上無錫鉛凸塊的使用,將使它能符合未來綠色封裝的趨勢。


許多專家認為BBUL技術仍面臨許多挑戰,最大的因素在於它是以無凸塊接合(Bumpless Bonding Technology)的概念為基礎,並採用濺鍍(Sputtering)、上光阻劑(Photolithography)等製程進行,實在很難開發出低成本產品。過去許多大廠也窮盡心力發展這項技術,但均未能開花結果即是最好的證明。舉例而言,80年代晚期,GE-TI即以「晶片優先」(Chip First)這樣的概念發展多晶片模組封裝(Multi-Chip Module),並且不以打線、或接凸塊的方式連接IC與基板,這與BBUL的想法相似。不同的是,GE-TI是從模組的層次來思考利用增層法連接,與BBUL是從單晶片封裝層次思考不同。然而,在模組上進行增層,光是上光罩這項動作,欲將線路與數顆晶片上的Pad準確地對位就有很大的困難,良率也因而難以提昇。


結語

雖然BBUL 在技術面上仍有問題待解決,不過它對半導體後段產業生態卻有很深遠的影響。由於許多元件都可內嵌於基板裡,BBUL的提出,更加證明了目前熱烈討論的系統封裝(System-on-a Package)技術未來應用將更為普遍,它也將進而帶動許多輕薄短小、低功率產品的問市。


憑藉其在半導體界的龍頭地位,900多人的龐大研發團隊人力和預算的投入,Intel所宣佈的新技術及新概念都對產業有其指標性意義。去年十月宣佈的BBUL已經開啟了「無凸塊製程」是未來封裝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此外它也提供業界在視覆晶、凸塊為必然的慣性思維中指引了另一種接合(Interconnection)技術的思考機會,這種精神才是產業在不斷前進中所必須有的態度。不過,增層法是否就是唯一通往無凸塊製程的大道嗎?還是另有其他捷徑?這點恐怕是大家都必須好好思考的。(本文由鈺橋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相關文章
Intel OpenVINO 2023.0初體驗—如何快速在Google Colab運行人臉偵測
零信任資安新趨勢:無密碼存取及安全晶片
新一代異質運算帶動資料中心運算架構變革潮
鐵道數位化轉型全面啟動
企業迎向數位創新的關鍵思考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SEMI:2023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出貨微降至1,063億美元
» 英特爾AI加速器為企業生成式AI市場提供新選擇
» 英特爾攜手合作夥伴 助力AI PC創作新世代
» Intel成立獨立FPGA公司Altera
» Intel Core Ultra透過新vPro平台將AI PC延伸至企業應用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24.53.202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