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解讀趨勢 掌握產業方向感
資策會MIC主任詹文男:

【作者: 王岫晨】   2007年06月29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5760】

本社社長黃俊義(以下簡稱黃):今年是MIC的20週年慶。回顧這20年來,MIC從成長一路茁壯,目前已是台灣重要的顧問公司。能否請您談談MIC發展的歷程呢?


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主任詹文男:在1970年代初期,持續性的世界能源危機,加上工業國家貿易保護政策,以及各國快速發展科技的結果,台灣面臨潮流及環境轉變的嚴峻挑戰,如何降低台灣以人工為主的傳統產業競爭力,進而轉變成工業生產與技術密集製造導向的國家,已成為當時產經政策的首要目標。


《圖一 資策會MIC主任詹文男》
《圖一 資策會MIC主任詹文男》

在1979年5月17日,行政院第1631次院會通過「科學技術發展方案」,決定由政府民間共同籌組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1987年6月1日,由當時資策會所屬之技術研究處,獨立出「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arket Intelligence Center;MIC),專執各產業資訊的研究。並與經濟部技術處合作「資訊化社會計畫」,以及與經濟部工業局合作「電子資料庫產銷回報系統計畫」。而在1991年7月8日,原設於科技大樓10樓之資料服務中心改屬MIC體制,使MIC的資源應用及體制運作更加完善。


黃:MIC自詡為「政府的智庫,產業的顧問」,能否再請您深入談談MIC的定位與研究範疇?


詹:MIC於1987年成立之後,專執ICT產業各領域的技術、產品、市場及趨勢之研究, 並以「領航東亞ICT產業情報暨顧問服務」之權威智庫自許。


MIC擁有專業的產業顧問團隊,並積極培育產業研究專業人才,協助提昇產業競爭優勢, 將近二十年來的發展經驗,不僅發揮資策會內部龐大的資源網絡優勢, 並與政府資訊工業發展決策單位、企業領袖、學術研究單位等產、政、學界緊密結合,深入市場與產業綿密互動,以獨特且紮實的研究方法,為產業先探、趨勢洞見的所在。


此外,MIC也用心經營客戶關係,不僅為台灣地區第一家獲得ISO9001品保認證的情報服務機構,並專注實踐對客戶的承諾;。MIC並累積多元的情報服務專業,包含產業知能訓練、顧問諮詢服務、研究專案委託及研討活動等不同類型的產業推廣經驗,具有超過十年,並擁有800多家情報會員服務經驗,致力品質提昇,深得客戶信賴。


MIC的研究範疇涵蓋電腦系統、行動通訊、數據通訊、Display、多媒體與消費性電子等系統產品,及其上游關鍵零組件,與企業資訊應用、軟體應用與服務暨前瞻研究等,除觀察全球發展趨勢,並於台灣、中國大陸、日本及韓國等關鍵ICT國家,進行深度之區域研究,為全球ICT廠商、金融投資界、學術研究等機構提供產業決策情報與顧問服務,並曾為多國政府提供產業政策建言。


黃:目前國內外情報提供與產業分析之單位非常多,MIC在強敵環伺的環境中,如何扮演好專業的產業顧問角色?


詹:MIC主要的核心研究範疇偏重於產品、市場、技術與競爭力之分析,並積極扮演產業的顧問、與政府的智庫等角色。所以MIC過去20年來不斷精進情報的品質,更進一步在近幾年來確定專屬的方法論,希望能把前述產業顧問與政府智庫的角色扮演得更好。


一直以來,MIC協助台灣經濟部經建會,擔任政策幕僚,當政府有新的想法時,MIC協助進行政策的研擬與並擔任幕僚工作,例如過去經建會資訊部門十年發展計畫第一期與第二期都是由MIC所研擬,之後並協助經建會進行國家資訊力的研究,這也是目前所談到的資訊國力之濫觴。


此外在經濟部技術處的支持之下,MIC也進行了智慧資本的先期研究。另外也協助工業局進行工業產銷的評估、電子產銷、全球運籌與IPO廠商的資訊協助。因此在政府智庫的深耕方面,MIC期許能從政策幕僚往智庫邁進。在產業顧問方面,過去幾年透過產業情報資訊的提供,介紹市場上最新的趨勢,包括技術、競爭、市場與產品等,協助廠商研擬因應策略。


這五年來,MIC更成立產業顧問學院,將產業分析技能的方法論組織化並建立起來,提供給產業界,因為對很多產業界人士來說,若沒有這些技能,就算得到了這樣的情報,不僅沒辦法解讀,而且沒辦法將之變成策略。到目前為止,產業顧問學院畢業的學員已經超過兩千人了,可以見到產業界對於產業分析技能課程的殷切需求。


另外,MIC開設高科技產業分析師的課程,也吸引了超過兩千位來自各行各業的學員參與,MIC開設這些課程的原因很簡單,過去我們給他一條魚,現在我們給他釣竿,因此這幾年MIC也陸續發展自己的方法論,例如技術預測,教導一企業如何進行長期(十年)的發展規劃,另外例如開發篩選立即可用的產品,而目前更積極撰寫「產業分析的十二堂課」工具書。因此MIC近年來情報分析的深度與寬度也不斷增加,與外國公司合作,並跨到印度、越南這些國家。而MIC所培育的人才也大量活躍於這個產業界。


這些方法論開發的目的,是由於從產業顧問的角度來看,MIC希望扮演好顧問的角色,這樣的角色不只能觀察趨勢,更能教導預測趨勢的方法。MIC希望能讓產業具備這樣的能力,讓產業整體更具方向感。這也是MIC近年來努力的方向。將MIC的技能與技巧彙整之後,透過課程教導給客戶,另外將方法論集結成書,目前可見到的叢書都是MIC的智慧結晶。


黃:能否請您簡單比較一下MIC與國內外其他產業分析機構的差異,MIC具有哪些獨特優勢呢?


詹:外國的顧問公司在台灣多半是以全球化的觀點觀察這個市場,並藉由此市場獲利。對於MIC來說,由於MIC是個非營利組織,目的在於振興產業發展,因此MIC所持的觀點是從台灣的角度出發,並期望能讓台灣產業有所發展。MIC擔任政府智庫的角色,協助政府建立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對廠商而言,MIC也能提供未來五至十年產業變化的趨勢,並提供工具,讓廠商能夠自行預知趨勢。因此MIC是從台灣的角度出發來看全世界,並發展健全自身產業。


若與國內產業分析機構相較之下,相似之處在於均提供產業情報,此外,這些產業分析機構的負責人也多是過去由MIC所培育出的人才。只是MIC更偏重於擔任政策幕僚的工作,且方法論也是領先各機構。


MIC目前專注於ICT領域研究分析,包括硬體、通訊、軟體、服務等部份。其他單位則依屬性不同,所專注的分析領域也不同。而MIC儘管專注於ICT產業,然由於所分析領域包括軟體與服務等方向,因此早已跨足到服務業與傳統製造業等,以及如何透過E化來提昇競爭力。MIC透過科技產業來協助傳統製造業,因此前述所提及的分析課程,其實也有很多傳統產業的人員競相參與。


當參與課程的學員有能力自行解讀分析情報之後,這些人才便能在自己的企業裡建立一套即時的決策系統,協助企業因應環境變化,快速地做出應對策略。並且會以更寬廣不狹隘的眼光來分析市場趨勢與開發產品。目前很多企業都成立了自己的新產品開發中心、策略規劃單位。畢竟可取得的資訊氾濫,要能快速過濾、解讀並向上級主管建議,讓主管看完這些資訊可立即做出決策。我常對我們的學員提到,產業分析是協助提昇決策品質的重要工具,儘管不能保證一定成功,但至少可以降低系統性風險,也就是說,產業分析可以將不必要的風險全部過濾掉,提高成功的機率。並且不必被動地等待顧問公司提供市場情報。


黃:顧問公司主要在於提供精確的情報,請問研究的品質該如何維持呢?


詹:如何讓員工在第一時間、第一現場便把事情做好,這是所有企業都在努力的事情。對於MIC來說,最重視的是教育訓練,一個新人來都會經過五個階段測試,訓練不同能力,最終才能成為正式的分析人員。這其中包括訓練分析的能力、訓練不同比較的能力、訓練歸納演繹的能力。當這些人具備基本能力之後,便開始撰寫報告,MIC有一套稱為CRP(Core Research Programme)的訓練過程,完成後經過品管,分析師與經理才能上場,這樣的目標都是希望能夠維持更好的研究品質。


至於在MIC約140人的組織中,如何去維持整體研究的品質,這也是MIC之所以積極建立核心價值的原因,也就是希望每一個員工,在其所研究的領域能夠不段深入與精進,另外還能跟同儕之間不斷地討論,因此MIC鼓勵分享,這樣的分享並非「share」,而是「encourage」,也就是鼓勵大家聽見不同角度的聲音、意見與思考,分享之後還有更進一步的挑戰。而MIC內部所開的訓練課程,當然也是MIC員工的必修課程。MIC對自己的期許是,每一年都能開發出一套新的方法論,並且這些方法都是跨產業的,特別是產業分析的技能。


MIC有四個會議室,分別命名為:分享(We encourage constructive debate)、專業(We impart professionalism)、成長(We inspire growth)與創新(We promote creativity)。其中我認為最有意義的是分享,因為MIC的分享層次並不止於Share with all,而是更進一步鼓勵建設性的辯論,在每個獨立思考的辯証中將彼此分享的思惟深化。


黃:可否請您分享,有哪些產業因為MIC的研究報告而出現重大的具體成果。


詹:產業分析報告的主要目的在於提昇決策品質。而決策的形成有非常多影響因素,過去曾有客戶委託MIC進行CT2的研究,而研究結果MIC建議該客戶不要進行相關投資,使得該客戶減少損失。目前MIC最常做的就是協助企業評估風險高的產業,或者尋找機會高的市場。此外政府單位許多相關的先期規劃也是由MIC所處理。因此這問題應該這樣回答,MIC都是直接影響企業的決策,很多企業早有其自己的一套決策流程,而在上完MIC相關的課程之後,再行調整內部決策流程,這些企業大多認為,MIC的許多方法論是必須的,因此這些方法論對於協助企業的成就有非常大的影響力。


黃:MIC擔任政府智庫的角色,如何將產業的心聲反應給政府單位知道呢?


詹:研擬產業政策分為幾個階段,一開始是MIC內部的研究,此時會進行田野調查,到產業界了解真正的問題所在,並詢問該產業專家學者或技術人員的專業建議,到此完成政策初稿。政策的初稿會由分析人員相互討論,過程中各階段的因素都會漸漸被重視。因此MIC並非閉門造車,反而是非常實務,與產業界密切結合在一起。MIC也非常重視產業推動議題和市場情報的提供,或者在科專技術的方向研擬上提供情報的協助。也就是當政府研擬未來科專研發的重點與方向時,這些市場、整體環境變化的資訊都是由MIC所提供的。因此MIC在跨單位與跨領域的協助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MIC接下來也將著重於產業合作與國際合作,過去這幾年來,MIC與國內市場研究機構的合作非常頻繁,例如2015計畫便是一例。而與國外顧問公司的合作,也希望能夠有更為積極有效的成果出現。


(整理\王岫晨;攝影\陳俊毅)


相關文章
生成式AI刺激應用創新 帶動軟硬體新商機
MIC:CES 2024五大重要趨勢
人工智慧產業化 AI PC與AI手機將成市場新寵
數位服務驅動雲端體驗 加速邁入新軟體應用時代
5G推升數位服務 持續創新應用並優化體驗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Ceva與聯發科合作打造空間音訊行動娛樂高度沉浸感
» 台達電子公佈一百一十三年十二月份營收 單月合併營收新台幣387.39億元
» 豐田合成GaN基板技術獲突破 功率元件性能大幅提升
» SEMI:2025年將啟動18座新晶圓廠建設
» CES 2025:BMW展示全新iDrive系統 打造未來駕駛體驗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88.118.28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