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现今PC市场,已开发国家的桌面计算机市场逐渐饱和,取而代之的是高便利性的笔记本电脑产品普及率日渐增加,而新兴国家对于PC的需求,将带领PC产品迈向另一个高峰。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所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由于新兴市场对于PC需求的快速成长,将推动2008年全球的PC出货大幅成长。尽管IDC说明,这波涨势将在几年内趋缓,然而这无疑已为PC产业的复苏注入一剂强心针。

PC产业随着新兴市场需求提高,荣景渐渐浮现。
PC产业随着新兴市场需求提高,荣景渐渐浮现。

IDC表示,据统计,2008年全球PC出货量将达到3.1亿台,较2007年成长15%左右,而包含桌面计算机及UMPC在内的整体销售额将达2860亿美元。至2012年时,全球的出货量将达4.72亿台,销售额则为3540亿美元。

而在地区市场上,除日本之外的亚太地区,PC的销售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PC市场。预计至2012年,亚太地区,以及加拿大、拉丁美洲、东欧、非洲和中东等其他新兴市场,出货量将占全球的59%。

IDC个人计算机市场分析师Richard Shim表示,受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导致商用计算机的销售减退,但消费者市场仍相对稳定,而美国整体的PC市场将会保持一定的水平。

此外,IDC也指出,随着新兴市场的逐渐饱和,未来PC市场的成长速度将会下降,但由于便携计算机的普及率不断上升,及价格持续下降等因素,未来几年仍会有大幅的成长空间。

当然,见到PC市场成长的好消息,最乐的莫过于计算机处理器两大龙头厂商Intel与AMD了。市调单位iSuppli不仅乐观预测2008年全球PC计算机出货量会成长达10.5%,也预期Intel与AMD在2008年的全球微处理器市占率皆将持续稳健成长。

在2008年第一季,Intel在全球微处理器总营收里占了79.7%比重,比2007年第4季的78.5%成长了1.2%,但若与2007年的第一季相比,则微幅下滑了0.7%。而AMD在连续几季的调查中显示,获利市占率正逐渐下滑,与2007年第四季的14.1%市占率相比,2008年下滑了1.1%,但与2007年第一季相较,却又成长了2.2%。

在2008年年初时,AMD推出了全新四核心Phenom处理器,更加壮大了其原本就有的三核心以及双核心产品系列,对网络用户以及商用市场都造成了冲击。iSuppli首席分析师Matthew Wilkins说明:「2007年AMD的个人计算机用处理器产品,尤其是桌面计算机用产品线得以扩充。透过桌面计算机用最新处理器Phenom的上市,AMD积极推出三核及四核产品,因而得到了普通用户和企业用户两方的支持。」

在AMD新获得的市场中,约有一半来自Intel,其余则为较小规模的供货商。另外,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AMD和Intel的合计占有率比去年同期成长1.4个百分点,达到92.7%,因而压缩了其他处理器供货商的生存空间。由于全球PC产业的成长,对于处理器的需求也增加,因此这两家处理器大厂的营收均比上季略为增加。

Intel及AMD的产品平均售价相较于2007年第四季并未减少,这反应出微处理器市场需求仍然旺盛。而稳定的平均售价也代表着价格压力减轻,两处理器大厂短期将不会陷入价格战的泥淖当中。

Intel与AMD在2008年第一季中持续扩展他们的市场版图,两者加起来占了微处理器市场高达92.7%的市占率,与2007年第一季相较之下成长了1.4%。而iSuppli预估2008年全球PC计算机出货量会成长达10.5%。

新兴市场的强劲需求,带给PC产品全新的成长契机。而目前市场正火热的低价计算机,也随着华硕EeePC与宏碁第一台Aspire One的上市,为逐渐凋零的PC产业带来全新视野。也期待这样的PC荣景能维持更久时间,让PC产业重镇的台湾能更快走出不景气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