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阵子量血压成了家里的全民运动。

/news/2008/10/08/1821118493.jpg

在那段时间里,每天的晚饭过后,大家就会依着一种莫名的秩序,轮流去把柜子里的电子血压计拿出来量,看看自己的心跳跟血压是不是正常,于是爷爷量玩换奶奶,奶奶量完换爸爸,爸爸量完我再去插一脚,所以每到夜里,血压计的哔哔声伴随着哀叹声,此起彼落,形成当时夜里独特的现象。

这个现象的始作俑者当然是把电子血压计买回家的贴心老爸。起因是心肌梗塞的爷爷在接受心导管手术后,需要时时注意身体的变化。所以老爸便去了医疗器材行,买了一台当时售价颇高的电子血压计,让爷爷跟家人可以时时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当时,一般医院都还是普遍使用传统的水银血压计,家里能有个电子的血压计可说是非常的先进。

但说来奇怪,自从那台先进的血压计买回来之后,大家的健康「突然」变差了。爷爷原本的心脏疾病不说,奶奶也开始说时常会头晕,于是把血压计拿出来一量,发现血压有偏高的情形,隔天就立刻到医院去挂号。经过血液检查后,并无明显的异状,仅仅只是胆固醇略高,医生建议多休息,采取清淡饮食,再持续观察看看。于是,奶奶就率先加入了血压量测团;接着是老爸,因为看爷爷跟奶奶陆续在心血管健康上出了问题,因此怀疑自己可能也有潜藏危机,加上自己的血压常常都在临界值上,又时常有胸闷的状况发生,于是也走了一趟医院,还大费周章的做了核子共振显影的检查。结果也是:无异状、持续观察。然后他也加入了每日测量团。

事实上,除了爷爷是确定的患者外,其余的家人在健康上并无大碍,反倒是因为一些及格边缘的数字,搞的自己心神不宁,忐忐忑忑,反而违背了老爸原先的美意.,算是意料之外的影响。

对人来说,健康指的应该是一种状态,是身心处于平衡协调的情形,必须全面的、整体的来看,很难用一个片段的数据或者指数,就判定一个人是不是健康。因此,过于拘泥仪器的指数和数据,反而会给人们带来另一种负担,这也许也是一种病态。目前越来越的家用型医疗电子相继上市,可以测量的东西也不再只是血压而已,但人类是不是能因此更健康,或者反而更加忧虑,这将是另一个思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