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否「阿凡達」3D電影的魅力發威,還是「Sony於2010年要把3D電視帶入家庭」的消息在發酵。很明顯地,最近來詢問3D產品的人比過去幾年多了好幾倍;但是,我發現大家普遍都對3D產品很陌生,有的似懂非懂,有的甚至於連問題都不會問;這好像是過去大家都不去聞問的事,突然一夕之間爆紅起來,大家有點措手不及,還沒有心理準備就要迎接「3D元年」(2010年)。
其實,大家現在所要談的「3D」早在19世紀就已經存在的技術,其原理也是在各位國中物理(光角與視角)有教,在我的部落格裡也有相當詳細的說明與介紹,所以要真正了解3D的工作原理並不難,3D真正難的地方並不是原理難懂,而是好的3D節目(或內容)很耗時又費力,加上3D顯示平台又不成熟也不普及的情況下,所以就沒有人願意投資去製作好的3D節目(或內容);所以過去就有人不循正途來製作3D節目,而是以投機的方式以電腦「自動轉」(Auto Conversion)或標榜「Real-Time 2D/3D自動轉」來播放VCD或DVD影片。
用這種方式做出來的3D效果,確實是有深度,但是3D物件不是變形、就是完全沒有層次分明與厚度,根本是在開3D的倒車。過去因為外在環境的不成熟與技術的限制,或許還可以混一混,如今好萊塢的3D電影、Sony、Panasonic、Toshiba、Samsung、LG等家電大廠的3D TV即將於今年走進家庭,當這一切都是來「真3D」的時候,這種所謂「電腦2D/3D自動轉」的「假3D」是否還有存在的價值?
不可否認,如今還有相當多的人還存有電腦萬能的幻想,仍然不死心地想盡辦法,就是希望能將「2D自動轉成3D」;但是由於「2D影像」內存在著千萬種可能的「3D線索」(3D Cue)組合,除非有人可以將這些千萬種「3D線索」的組合建立成一個超級資料庫;否則絕對無法使用有限規則的邏輯程式語言來描述,至少我認為現階段任何多核心的超級CPU或電腦都無法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那麼話說回來,難道就沒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將2D影像「轉成」3D影像而且就像「真3D」一樣嗎?目前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深度圖」(Depth Map),因為它可以忠實地描繪2D影像內各個像素在空間的深度,所以您只要有一個很好的「深度圖」解碼程式(Depth Image Based Rendering) (如愛爾得公司的「Auto3D Depth」),就可以將此2D影像根據它的「深度圖」處理成一張幾乎像「真3D」一樣的立體效果。但問題又來了,這個「深度圖」又該如何製作出來?
有關「深度圖」的製作,在本部落格的「如何製作3D立體影像」(2之3)與(3之3)裡有詳細的介紹與說明,在此就不再贅述。本文最主要探討的重點是:要讓人看到眼睛為之一亮的「真3D」影像,(至少到目前為止)絕對是要使用多台攝影機(或電腦Multiple-View Rendering)或以「深度圖」為工具,如此靠「手腦並用」(雙手與電腦輔助)扎扎實實地製作出來,並沒有便宜行事就可達陣的。元遺山《張仲傑郎中論文詩》云:「文章出苦心,誰以苦心為?」,我把這句話改為:「3D出苦心,誰以苦心為?」。3D真正的價值是讓人看了能發自內心的感動;如果今天還有人告訴您,他可以按一下鍵(或滑鼠)就可以將2D影像轉成3D影像,您就姑且聽聽,當它是一件好玩有趣的事即可,不必太認真。我常用「貓」來比喻「3D」:當市場需要的是一隻貓,您就是要給他一隻真貓,而不是一隻像貓的動物;因為只有真貓會抓老鼠(能幫您賺錢)。
其實,我大可以不必如此擔心這種魚目混珠的「假3D」,這就像早期電影由黑白進入彩色的年代,在還沒有使用Eastman Kodak彩色技術之前的彩色影片是用人工塗色的,等到全彩技術到位後,就再也不會有人願意去看人工塗色的「彩色」電影了。同理,當所有好萊塢的3D電影都是貨真價實的「真3D」時,有誰還會去看轉出來的「假3D」呢?所以,這裡有個絕佳的商機:當這些國際級的家電大廠正忙著建立「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將3D TV推入家庭之際,如果您能積極準備夠多的3D節目(或內容),則一旦3D平台普及到家庭後,我相信好的3D節目(或內容)將會供不應求;也就是說,當3D平台普及後,擁有優質的3D節目(或內容)愈多者,才是最大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