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設計無疑是台灣近來當紅的產業之一,相關公司一家接著一家開,一些明星級產業如聯電、明基都朝這產業發展。而這股熱潮不只是在國內,連在國外也如一陣旋風颳過,新興公司不斷出現,隱隱有當初.com風潮的規模。
會冒出這麼多IC設計公司並不讓人意外,一方面是因為IC設計所需經費門檻較低,不像建晶圓廠之類,需要大量的經費,只要設計出優秀的產品,小公司一樣紅遍全世界;另一方面是為因應人力素質提高、產業轉型,IC設計公司可以有效的提高個人產值。所以幾年前這些公司一家一家地冒了出來,國外有繪圖晶片的ATi、繪圖晶片跨足系統晶片的Nvidia、CPU界的二哥AMD及設計生產兼具的Intel,網路晶片之王Qualcomm等等;國內之前則以威盛領軍,加上矽統、揚智設計系統晶片組,跨足光儲存及LCD控制晶片的凌陽以及靠同樣以光儲存晶片的新星則以聯發科等等,知名廠商之多,實在不勝枚舉。
但近兩年,這個產業的變化又不太一樣了。比較明顯的變化是產品功能多樣化,整合型晶片等加值型的產品成為重點,也是下游廠商用來降低成本的利器。整合的目標最明顯的是PC系統晶片的北橋,大部份的相關廠商都推出了整合繪圖晶片的產品,像威盛和S3、矽統的Xabre。連Nvidia這家以繪圖晶片聞名世界的公司,都投入了這個市場。其他整合程度更高的,都在可攜式裝置上,像手機內部的電源控制等晶片,都在整合中。不但可以降低這些設備的設計及製造成本,整合型的晶片在省電上也便於控制,能夠延長這些裝置的使用時間。
接下來明顯的變化是為了要加快整合進更多的技術,併購是最快最直接的方法。如威盛和S3、凌陽和橡華。併購除了可以最快取得技術和人才以外,還有一個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東西,那就是專利!傳聞中,威盛對Intel這漂亮一仗的關鍵,就在於併購進的專利中,有足以反制Intel的部份。併購盛行,設計公司會否愈來愈少?依今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這些公司申請設立的數目還在成長中,但相對的投資金額卻在下滑,相信這已經是一項投資警訊了。
有趣的是這樣一來,IC設計產業的門檻被拉高了非常多,要找到一個競爭對手不多的市場下手,現在已經很難找到機會了。想要設計產品和其他已經存在的公司競爭,除了要投入更大的心力,設計出更好的產品外,還得要注意有沒有踩到專利這顆地雷。就算小心翼翼的避開了專利權的問題,但為了要避開那些專利,要找出其他方式設計出比市場上更便宜、更優秀的產品,更是難上加難。還有一點更難的是人才的問題!這類產業本就需要相當經驗的人力投入,多用初出茅蘆人力的新公司想要力抗經驗、人力都豐富許多的公司,也是一大挑戰。
雖說門檻愈來愈高,想要投入這行業的人也別太灰心,小蝦米吃大鯨魚的事也不是沒有的。IC設計這個產業除了經驗和人力外,還有一個絕對的條件,那就是「創意」。對新入行者,這不就是一項有利的成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