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想的到,一場大水讓幾乎被視為雞肋的硬碟機(HDD)鹹魚大翻身,成為人人搶著要的奇貨,不要說價格翻倍,甚至有錢你也不一定買的到。而這場大水不僅衝垮了全球硬碟的供應鏈,讓斷鏈的危機迫在眉睫;另一方面,也讓全球硬碟生產過度集中的問題浮出水面。

WD有六成的產能在泰國,是這次水患的最大受害者 BigPic:640x480
WD有六成的產能在泰國,是這次水患的最大受害者 BigPic:640x480

漲價的問題有多嚴重?在兩個月以前,一台新款的2TB容量3.5吋的內接式硬碟售價,大約是台幣三千多;但兩個月之後,同樣規格的硬碟售價,卻飆升到近台幣五千元,上漲的幅度接近五成,如此迅速又巨幅的漲價,當然跟泰國水患造成的大量缺貨有直接的關係。

但仔細想想,僅僅泰國一個地區淹水又怎麼會衍生出這麼大規模的漲價問題呢?據統計,泰國大約佔了全球25%的硬碟產能,所以如果泰國的硬碟廠全停工了,全球的硬碟供應肯定會受到波擊,不過,這次大水並沒有讓泰國全部的硬碟廠停工,造成的出貨短缺約莫在30~40%左右,把兩者算上一算,這40%的漲價很顯然是誇張了。

所以很明顯的,缺貨僅是造成硬碟價格飆漲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則是硬碟的供應商太少,少到幾乎接近壟斷的狀況,如果你不跟希捷(seagate)做生意,那就剩下威騰電子(Western Digital)與東芝 (Toshiba),但其中威騰的全球市佔率約50%,希捷則是40%,兩者幾乎吃下了全球的硬碟市場,如果這兩家出問題,連帶著下游也會出問題。

而在接下來一年中,硬碟的產能和價格,都將難以回復當年的平價狀況。市場研究IDC指出,硬碟缺貨的狀況至少要到明年夏天之後才能舒緩,但廠商就沒有這麼樂觀,希捷的執行長Stephen J. Luczo就認為,至少要到明年底左右,產能財也可能回穩,而在這此之前,需求將節節高升。

現在,硬碟商可以說是整個PC供應鏈的大哥了,幾乎可以決定該市場的成與敗,價格當然也是他們說了算。Luczo就表示,希捷原本可以漲價40%,但基於“仁慈”,只跟簽署1-3年供貨合約的買家漲價20%。而希捷是在這場災難中受害相對小的硬碟商,至於WD要漲多少,恐怕也是要看他們的良心。

演變至此,這只能說是因果輪迴,過去幾年來,PC製造商不斷的對硬碟廠施壓,大砍其售價,讓他們難以維生,最後只能靠併購走向規模經濟,一但他們的規模成形,甚至到了壟斷的局面,這時的後果就只能自己承擔了,所以現在的狀況只能說是現世報,能怪誰呢。

至於誰會最慘?終端的消費者可以延遲購買,PC製造商可以不要備料嗎?很顯然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