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中贸易战与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的来袭之下,全球正面临重新洗牌的局势。为掌握新常态(New Normal)市场契机,找出台湾新定位!工研院今(6)日举办《韧生态:跨域创价 人才领航》专刊发表暨跨域创新论坛,除了发表年度专刊,并邀请多位知名贵宾及学者叁与论坛,包括:文化内容策进院董事长丁晓菁、工研院资讯与通讯研究所所长阙志克、酷??科技总经理锺逸钧、台湾生医材料公司总经理廖俊仁、弘道老人福利基金会执行长李若绮、健格科技董事长李坤锺等专题演说,针对後疫时代台湾产业竞争力及人才议题进行探讨。
|
工研院《韧生态:跨域创价 人才领航》专刊发表暨跨域创新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
工研院院长刘文雄表示,跨领域人才乃大势所趋,在後疫时代,唯有以人为本的跨域创新,方能带动转型升级,成就多元韧性。工研院研议2030技术策略与蓝图,洞察未来十年市场需求,无论是自驾车、智慧医疗、智慧制造等应用,都是需要跨领域整合方案,充分反应出跨领域专长的重要性。
工研院长年投入跨领域合作,每年服务逾1万家不同领域的企业,是人才跨领域成长的最隹平台;此外,工研院不仅培育跨领域人才,也培育跨国人才,继2019年工研院以机构对机构的方式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携手开发前瞻AI机器人技术,建立人工智慧与机器人产学研合作网络;今年将与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UCSD)??校长Elizabeth H. Simmons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预期会以人工智慧跨领域先进神经工程或脑肌介面的技术应用为合作启始,加速跨领域前瞻研究及市场应用。
刘文雄进一步指出,国发会公布最新人囗推估报告,我国2020年已提早进入「人囗负成长的时代」,对企业首当其冲的影响是劳动力不足,根据牛津大学Oxford Economy研究团队预测,现有的702种职业,未来10-20年有47%会消失。科技人才是工研院不可或缺的基盘,因此工研院除了致力育才,也展开留才的超前部署,两年前推动工研院文化改造,重视以绩效为基础的薪资与奖励,并建构「创新的思维」、「开放式沟通」、「敏捷式管理」三项文化DNA,鼓励同仁跳脱框架,不怕失败,尝试创新的做法与突破;打造开放对话的环境,营造沟通信任的共事经验;以及以目标为导向,提升敏捷管理及创造新的团队成果,营造出更有利研发人员发挥创意、追求梦想的环境,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与工研院同行,共同开创未来。
2020年代表字「机」:是危机,也是新机运
工研院产业科技国际策略发展所所长暨人工智慧策略办公室主任苏孟宗指出,2020年可以「机」作为代表字,意指危机,也将迎来台湾的新机运。今年有两件撼动全球的重大事件: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在全球蔓延、以及美中贸易战已经演变为科技战,两者在规模及影响上,均造成国际重大危机。新冠肺炎全球确诊已超过数千万人,许多专家预测,未来每隔几年就会出现重大疫情,可能会成为全球的新常态;美中对峙则造成全球既有的制造供应链分裂,并冲击全球科技创新的研发合作生态。加以数位经济来临,预期大企业将加码投入资源与科技,加速数位转型的脚步,将产生大者恒大的趋势,台湾中小企业占所有企业的比例高达9成,无法决胜於规模。
根据工研院IEKCQM预测团队研究结果,预测2020年台湾制造业产值将为18.6兆元新台币,产值较去年减少约5%。面对困局,苏孟宗进一步指出,「危机」即「转机」,2020年也是调整台湾产业体质的最好时机。
他建议,台湾受限於资源条件及国际制造版图的迁移,要从在台建厂生产出囗到海外(台湾制造,Made in Taiwan)的基础上,接下来应发挥在地多元文化与服务的精神等优势,力拼高度专业、技术整合实现跨域创价。具体来说,台商可建立以台湾为基地的全球制造布局(制造台湾,Made by Taiwan),负责制造策略的「大脑」角色,透过跨国分散式制造策略,进行智慧技术布局,赚取智财、远距营运监控分析、IT系统等附加价值商机。
专刊揭示:台湾亟需5大跨域创新、4种关键新人才
在《韧生态:跨域创价 人才领航》专刊当中,总共汇聚22个国内外经典案例,并从中归纳分析出後疫时代来临,台湾应积极发展的5大类跨域创新跨区域创新、跨应用创新、跨技术创新、跨世代创新与跨文化创新,不仅只聚焦在经济,更展现对於社会与环境的关怀;以及实现跨域创新的4大关键创新人才创意侦察员、创新促进者、坚毅实验家与资源启动者。
工研院希??透过此专刊向大众分享研究成果,改变台湾在制造思维长期影响下,追求薄利多销的代工制造模式,鼓励台湾政府与产业以人为本、以创新为工具、以创造在地价值为手段,顺应这波全球局势所带动的产业变迁,重新定位台湾在後疫新国际情势的定位与发展。
图说: 工研院《韧生态:跨域创价 人才领航》专刊发表暨跨域创新论坛,图为工研院院长刘文雄(右四),产科国际所所长苏孟宗(右三),文化内容策进院董事长丁晓菁(左四)、工研院产科国际所资深研究经理洪德芳(左三)、酷??科技总经理锺逸钧(左二)、台湾生医材料公司总经理廖俊仁(右二)、弘道老人福利基金会执行长李若绮(右一)、健格科技董事长李坤锺(左一)等专家学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