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Intel Foundry使用減材釕 提升電晶體容量達25%
 

【CTIMES/SmartAuto 王岫晨 報導】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19002】

英特爾晶圓代工(Intel Foundry)在2024年IEEE國際電子元件會議(IEDM)上公佈了新的突破。包括展示了有助於改善晶片內互連的新材料,透過使用減材釕(subtractive Ruthenium)提升電晶體容量達25%。此外,英特爾晶圓代工使用先進封裝的異質整合解決方案,首次讓吞吐量提高了100倍,實現超快速晶片對晶片組裝。為了進一步推動環繞式閘極(GAA)微縮,英特爾晶圓代工也展示了矽RibbonFET CMOS和用於微縮2D FET的閘極氧化物模組的工作成果,可提高元件效能。

英特爾晶圓代工公佈新突破
英特爾晶圓代工公佈新突破

減材釕這一新型材料,用於提升晶片內互連效能。這項技術通過減少光刻過程中的氣隙排除區,使得線間電容可降低高達25%。這一創新有望在未來節點中替代傳統的銅電晶體,並有效改善晶片的互連效能,從而應對微縮過程中日益增加的互連密度挑戰。

為應對AI應用對吞吐量的需求,英特爾展示了選擇性層遷移(Selective Layer Transfer, SLT)技術,這項異質整合解決方案能將吞吐量提升100倍。SLT技術使得晶片對晶片組裝更加高效,並支持更小的晶粒尺寸和更高的功能密度,進一步提升了AI架構的效能和靈活性。

為了推動環繞式閘極(GAA)技術的微縮,英特爾展示了6奈米閘極長度的矽RibbonFET CMOS電晶體。這項技術突破了短通道效應,為閘極長度微縮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支持未來半導體的進一步微縮。

同時,英特爾也展示了針對GAA 2D FET的閘極氧化物模組,這些成果將可能取代矽材料,並進一步提高二維半導體技術的效能,為未來的先進電晶體製程鋪設基礎。

英特爾進一步推進了氮化鎵(GaN)技術的研究,這項技術在功率電子和射頻應用中具有顯著優勢。英特爾展示了業界首個300毫米氮化鎵技術,通過GaN-on-TRSOI基板設計,有效減少信號損耗,並提供更高的效能和更好的線性度,進一步擴展了氮化鎵在高效能電子產品中的應用潛力。

英特爾還提出了對未來半導體技術的願景,強調先進封裝技術、記憶體整合、以及混合鍵合技術在推動AI應用中的重要性。特別是在滿足AI需求的背景下,記憶體整合將有助於解決容量、頻寬和延遲瓶頸,而混合鍵合技術則優化了互連頻寬。

關鍵字: 先進製程  晶圓製造  晶圓代工 
相關新聞
英特爾與台積電合資公司甚囂塵上 妥善管理合作邊界與長期利益將是關鍵
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宣佈發展策略 將重塑工程文化與晶圓代工地位
聯電於新加坡白沙晶圓科技園區擴建新廠 預計2026年開始量產
2奈米製程競爭白熱化 台積電領先、三星追趕、英特爾奮力
2奈米製程競爭 台積電穩步向前或芒刺在背?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AIoT應用對電動車續航力的挑戰與發展
» 智慧科技輔具趨向更有效、實用性和普及化
» 探討碳化矽如何改變能源系統
» RISC-V狂想曲
» 電巴充能標準奠基 擴大能源新佈局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19.151.245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