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台灣網友網購行為進行大調查,發現2019年網友網購的行動下單比例,從2018年35.9%大幅成長至49.6%,已快趕上PC下單。針對網購行動瀏覽比例,則從2018年43.8%成長至2019年55.9%,也是首度超越PC瀏覽。調查更顯示,行動網購普及度快速上升,與PC普及度差距從2018年22.8%,大幅縮小至2019年5.1%。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筱祺表示,儘管行動商務發展已久,其實仍以PC下單為主,不過2019年調查結果正式宣告行動商務已成為主流。
資策會MIC指出,網友獲取資訊的管道產生變化,可觀察到LINE傳播影響力的上升,從2019年網友前五大獲取資訊的管道可看出,其依序為:「購物網站」、「Google搜尋」、「Facebook」、「比價網站」與「Line」,其中Line從2017年12.3%成長至2019年18.9%,相反的,入口網站傳播影響力卻逐年下降,跌出獲取管道的前五名外。
根據資策會MIC調查,網購路徑相當多元,但有高達77%網友仍習慣直接進入綜合網購平台瀏覽與下單,也是最大宗的網購路徑,而「Line購物/導購」則位居第二大(24.1%)。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筱祺指出,還有其它網購路徑,例如現金回饋平台(18.8%)、比價網站(16.1%)、社群媒體(8.9%),導購比例皆不滿兩成,而部落客、網紅或藝人合作的導購比例效果則僅1.1%,建議業者在進行業配與行銷操作時,不妨參考調查數據,可進行更有效的資源投入評估。
資策會MIC表示,網友最愛用的B2C前五名為蝦皮24hr (42.3%)、momo購物網(38.9%)、PChome24h(37.9%)、Yahoo購物中心(32.1%)與創業家兄弟(14.3%)。而網友愛用的愛用開店平台,前五名為蝦皮商城(54.8%)、PChome商店街(31%)、Yahoo超級商城(27%)、露天拍賣(24.5%)與Yahoo拍賣(22.8%)。
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筱祺建議,要爭取最大化消費客群,建議業者除了持續提供多元商品選擇,優化物流效率、補貨速度與使用者介面功能,更須抓緊疫情帶動的網購商機。
觀察網友的網購品項,可發現2019年「食品保健」類別有成長顯著。資策會MIC調查顯示,2019年網友的年度網購金額(26,838元)相較2018年僅成長1%,變化不大,但最常網購品項類別卻有部分改變。2017~2018年前五大網購類別依序為日常用品、3C家電、服飾配件、交通票券與餐飲票券;2019年調查結果前三名不變,餐飲票券卻提升到第四名,第五名則由食品保健類取代。
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筱祺表示,食品保健商品的優勢在於不像生鮮需要特殊冷藏配送,隨著疫情發展也提高了消費者防疫保健意識,可望成為電商業績成長新動能。
根據資策會MIC調查,消費者喜好的支付方式前三名分別為「刷卡(75.7%)」、「超商貨到付款(46.8%)」與「Line Pay(21.8%)」,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筱祺指出,Line Pay已在2019年超越宅配貨到付款,晉升為第三名。
觀察結果,2019年超取付款與宅配貨到付款比例皆較2018年低,特別是超取付款比例下降了16.7%,顯示消費者在「貨到付款」喜好度下滑,未來超商與物流業者在電商代收貨款的手續費營收恐面臨下滑,建議及早因應。
針對消費者喜好的取貨方式,資策會MIC調查顯示仍以「超取(85.9%)」與「宅配(72.4%)」為主,值得注意的是,「營業門市取貨」在2018年約3.4%,2019年微幅提升至4.2%,反映實體通路的「網訂店取」策略已略顯成效。
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筱祺表示,超商家數多與密度高的特性,將在網購取貨持續扮演要角,但貨到付款方面則因網路支付選擇多元化而有所縮減,建議超商業者可強化物流「收、發、儲(收貨、發貨、倉儲)」三構面的布局,從物流發力以因應持續成長的電商需求。
調查說明
調查期間為2019年第四季,採網路調查,有效樣本為2,500份,在95%信心水準之下,抽樣誤差±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