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高端醫療器材,是台灣電機系下一個目標。」面臨科技業毛三到四的瓶頸,輔大電機系教授黃執中嘗試走一條不一樣的路。CTIMES此次邀請到輔仁大學電機系教授黃執中以及美商國家儀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簡稱NI) 北區學術教育專員邱德正,深入討論關於成功研發出醫用高頻超音波影像平台的心路過程。
|
輔大電機系黃執中老師及其研究團隊。(蕭嘉慶/攝影) |
黃執中教授與美商國家儀器公司進行產學合作,利用NI圖形化系統設計與PXI模組,成功研發出高頻超音波影像平台,並已應用在醫學研究上。「研究超音波是目前很重要的趨勢!」黃執中教授如此說,他解釋傳統超音波影像系統頻率僅可達到3.5MHz至12MHz,加上探頭頻率受到限制,因此,解析度較為不清楚。
然而,隨著電子技術、電路系統以及高頻探頭製作上的進步,近五年來才開始成熟。「由於超音波的技術建立在電機、電子以及量測上,因此身為電機系的一員,我們想在醫療儀器領域做創新的研發!」黃執中志氣高昂地說著。他解釋,在臨床醫學上,超音波屬於非侵入式的檢驗,能以不犧牲動物的原則,達到觀察目的,並且相當靠近解剖的結果。
「沒有一種醫學裝置是完美的,因此多方位、多角度的輔助觀察,將能夠做到醫療儀器上的創新。」目前輔大的醫用高頻超音波影像平台最高可達80MHz,最小可看見35微米(μm)的範圍。如此清晰的超音波圖像可替未來醫療、生技人員在分析樣本時,帶來很大的助益。
提到當初選擇與美商國家儀器合作,黃執中教授提到:「NI量測設備相當符合我們需要。尤其以PXI把不同功能的儀器整合在一個介面上,是很大的幫助。」不僅如此,黃執中表示,從硬體到軟體,NI都給了學生很好的支援。
「這是產學合作中最好的例子!」黃執中興奮地表示,輔大與NI的互動,不僅能增加學生的競爭力,也能進一步幫廠商確認各項產品,讓技術研發可以更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