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業界指中芯12吋廠要邁向高階代工 仍需努力
 

【CTIMES/SmartAuto 報導】   2004年09月27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892】

中國晶圓代工業者中芯國際位於北京的首座12吋廠於9月下旬正式量產,也象徵著中國半導體技術邁向新世代。但台灣的晶圓代工業界人士指出,中芯的12吋廠技術充其量只是DRAM代工,該公司在缺乏客戶以及技術奧援的情況下,要跨入門檻較高的晶圓代工市場仍需要一段時間的努力。

業者人士指出,中芯的12吋廠目前是專為Infineon與日本Elpida生產DRAM,定位較類似台灣的力晶、茂德,但與台積電、聯電等專業晶圓代工大廠的服務領域仍有很大差異;客戶包羅萬象的晶圓代工廠進入障礙較DRAM廠高出許多。

來自聯電與台積電的業界人士認為,12吋晶圓廠的產出量大,但中芯既無相關的邏輯製程技術,又缺乏足夠的大客戶可以消耗產能,只能找需要標準製程的DRAM充數;但晶圓代工與DRAM是兩回事,就像卡車工廠不可能拿來製造轎車一樣。

證券分析師則表示,12吋晶圓廠的學習曲線長,需要代工的邏輯產品種類也少,連台積電與聯電的12吋廠能要填滿都非易事,客戶如何會想到中芯投單?但亦有意見認為,中芯以標準型DRAM讓員工有運作12吋廠的經驗後,再慢慢尋求轉型,這樣的做法或許可以為該公司的未來發展帶來一些希望,但顯而易見的是,中芯仍需要一段長時間的努力才有成功機會。

關鍵字: 中芯 
相關新聞
中芯簽約採購愛德萬測試T5830記憶體測試系統
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衝刺28奈米製程
宜特獲評為「中國集成電路第三方實驗室最佳影響力企業」
07上半年晶圓代工廠排行 台積電穩坐龍頭
爾必達與中芯將成為合資夥伴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未來無所不在的AI架構導向邊緣和雲端 逐步走向統一與可擴展
» 延續後段製程微縮 先進導線採用石墨烯與金屬的異質結構
» 提升供應鏈彈性管理 應對突發事件的挑戰和衝擊
» 專利辯論
» 碳化矽基板及磊晶成長領域 環球晶布局掌握關鍵技術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89WMKPCSTACUKJ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