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與台灣應用材料公司合作打造的「創新!合作!半導體未來新展區」於今(6)日正式揭幕。本展透過有趣的數位互動遊戲、動手樂工作坊、以及豐富的藝術作品,從全方位、多角度的帶領不同年齡及背景的觀眾認識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半導體技術知識。
|
圖左起為教育部終身教育司簡任秘書魏仕哲、應材台灣區總裁余定陸、科教館館長劉火欽、台灣應材幕僚長陸藍珠、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署長陳雪玉共同揭幕「創新!合作!半導體未來新展區」(攝影/陳復霞) |
科教館與台灣應材共同致力推廣半導體科學教育,自2007年合作「半導體初體驗」展區活動迄今,每3到5年會進行全新展區規畫或局部更新,
科教館館長劉火欽表示:「科教館與台灣應材公司再次合作,這項位於科教館6樓展廳的新展,除了結合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以及未來尖端科技,並在科技展現中融入藝術元素,未來雙方將持續合作、定期更換展示內容,密切與國際及在地的科技藝術與裝置藝術的創作者合作,在藝術展演中傳達晶片橫跨藝文領域、無遠弗屆的影響力。」
應用材料公司集團副總裁暨台灣區總裁余定陸表示:「科技日新月異,科教館與台灣應材公司合作推廣科學教育迄今16年,從初體驗到未來館,讓新世代如何了解半導體是核心目標。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生態中,台灣為重要的一環,下 一代如何銜接和發揚光大,可見科普教育的重要。台灣應材重視創新,捐贈單晶圓多反應室設備始祖P5000,員工也願意貢獻半導體設備專業知識,擔任志工參與展覽策畫、進行職涯分享、科普解說,挹注資源深耕科普教育,協助館方呈現設計展覽、教育推廣內容。」
除了在展覽策劃方面,應材員工擔任無給職的評審委員,在和科教館與其他非營利組織合辦的展示活動中,不只參與展示設計過程,從旁協助策展團隊,更傳授基礎理論知識,例如半導體製程基礎理論、半導體製程概說、應材製程系統與平台。
有別於以往,本次展覽新增多元的創意題材。此次「創新!合作!半導體未來館」展場共區分為四大空間,包括展示大廳、物料室、製造區、未來實驗室。展示廳設計以半導體晶片技術控制的創新科技藝術作品;物料室是製造積體電路前的準備室及全新開發可實際操作的兩大工作坊;製造區則是製造積體電路晶片的核心生產基地,內含台灣應材捐贈、全世界只有二座對外展示的P5000單晶圓多反應室關鍵設備的其中一台;而未來實驗室則可思考對未來世界最重要的價值為何。劉火欽表示,科學原理透過藝術方式來展現能夠讓遊客的印象深刻和更感興趣,近三年科教館積極打造成為科學藝術的探索中心。
觀察科學人才的培育,已經從昔日著重於學術專業研究進而轉為注重向下扎根科學教育,從中小學生開始培養科學知識和鼓勵實作應用,除了提升科普教育的深度和廣度,因應少子化的趨勢,科教更開發女性族群,培育理工人才的女力。
台灣應材長期挹注資源支援科教館,未來雙方將持續合作推動半導體知識科普化,與時俱進深耕科普教育,齊心培育學子們的科學素養,以及透過科學互動體驗轉化艱深複雜的半導體知識,啟發其對於科學新知的探索熱情,培養下一代產業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