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年液晶面板廢棄數量約數千噸,工研院便針對廢液晶面板(Waste LCD Panel)研發出「廢液晶面板再利用處理系統」,透過分離、萃取、純化、萃洗、濃縮和改質等6道程序,以低汙染、低操作成本的模式,將液晶、銦和玻璃自廢液晶面板中取出、純化後進行再利用。
由於過去缺乏合適之處理方法,因此僅能委託廢棄物處理廠進行掩埋處置。透過這項技術將處理後的液晶,經國內面板廠實際導入製程,製作成液晶面板,不但可正常進行畫面顯示,更通過一系列產品信賴性測試。
工研院指出,利用此系統取出的液晶純度,可提升至9N的新品規格,並回用於原製程;銦初步濃縮至30%,後續可再精鍊作為銦靶材的原料;玻璃則改質為可用以吸附重金屬的奈米孔洞玻璃吸附材料,對多種金屬離子之吸附量達50 mg/g 以上。
有別於其他相關技術僅止於實驗階段,或僅適合處理部分廢液晶面板,這項技術可用以處理各類型廢液晶面板,每日可處理3噸廢液晶面板,且處理後之液晶已證實可應用於製作液晶面板,達到高值應用之目的。
據了解,這項技術不但可應用於處理國內日益增多的廢液晶面板,將其中之液晶取出進行高值應用,剩下的玻璃基板亦有高值化之再利用途徑;此外,混合液晶調配再利用的技術,亦可應用於處理面板廠內混料液晶,將其重新調配、純化後進行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