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工研院回收6道法 助廢液晶面板重新導入製程
 

【CTIMES/SmartAuto 報導】   2019年02月18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3153】

台灣每年液晶面板廢棄數量約數千噸,工研院便針對廢液晶面板(Waste LCD Panel)研發出「廢液晶面板再利用處理系統」,透過分離、萃取、純化、萃洗、濃縮和改質等6道程序,以低汙染、低操作成本的模式,將液晶、銦和玻璃自廢液晶面板中取出、純化後進行再利用。

由於過去缺乏合適之處理方法,因此僅能委託廢棄物處理廠進行掩埋處置。透過這項技術將處理後的液晶,經國內面板廠實際導入製程,製作成液晶面板,不但可正常進行畫面顯示,更通過一系列產品信賴性測試。

工研院指出,利用此系統取出的液晶純度,可提升至9N的新品規格,並回用於原製程;銦初步濃縮至30%,後續可再精鍊作為銦靶材的原料;玻璃則改質為可用以吸附重金屬的奈米孔洞玻璃吸附材料,對多種金屬離子之吸附量達50 mg/g 以上。

有別於其他相關技術僅止於實驗階段,或僅適合處理部分廢液晶面板,這項技術可用以處理各類型廢液晶面板,每日可處理3噸廢液晶面板,且處理後之液晶已證實可應用於製作液晶面板,達到高值應用之目的。

據了解,這項技術不但可應用於處理國內日益增多的廢液晶面板,將其中之液晶取出進行高值應用,剩下的玻璃基板亦有高值化之再利用途徑;此外,混合液晶調配再利用的技術,亦可應用於處理面板廠內混料液晶,將其重新調配、純化後進行再利用。

關鍵字: 液晶面板  工研院 
相關新聞
CGD與工研院合作開發氮化鎵電源
工研院參展COMPUTEX 聚焦AI、通訊、沉浸現實、綠能永續
工研院攜手聯發科開創邊緣AI智慧工廠 整合平台降低功耗50%
工研院與日立合作推動AI材料開發 開拓材料領域數位轉型新局面
工研院整合釩液流電池關鍵大廠 催生在地化儲能供應鏈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功率循環 VS.循環功率
» 利用精密訊號鏈μModule解決方案簡化設計、提高性能
» 利用精密訊號鏈μModule解決方案簡化設計、提高性能
» 平板POS系統外殼和基座影響無線連線效能的實測
» 先進AI視覺系統—以iToF解鎖3D立體空間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15L9H30STACUKV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