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禁用有毒物質指令(RoHS)7月上路,經濟部工業局指出,國內972家上市櫃公司,已完成認證且符合規定的產品達93.17%。至於不合規定的5.83%,「不一定銷往歐洲」。不過,綠色產品驗證廠商宜特科技則表示,以目前供應鏈的準備狀況,經濟部報告太過樂觀,只是歐盟開罰須經法院判決,「地雷短時間不會引爆」。
RoHS規定,鉛、汞、鎘、六價鉻、聚溴聯苯和聚溴二苯醚這六種有毒物質,須停用或大幅降低用量。進口歐洲產品若違反RoHS規定,廠商將面臨罰鍰、被判處徒刑或禁止輸入。
工業局表示,為因應歐盟RoHS規定,從去年起即陸續輔導廠商,目前已輔導查核4881家廠商,其中與電子、電機、資訊相關的上市櫃972家公司今年第二季已完成的產品比率達93.17%;零組件部分,則有95.31%符合規範。
業界認為工業局的資料過分樂觀,電子產品供應鏈的中小企業,並未完全做好準備。廠商要轉換生產符合RoHS的產品,初期成本約增10%至15%,包括管理、製程與驗證費用。部分中小企業只更改部分製程,專門為銷往歐洲產品,甚至抱持「得過且過」態度,不少業者寧冒險被查卻不願更新設備。「RoHS將是一場殘酷淘汰賽」,一旦被歐盟開罰,中小企業難以負擔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