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大陸半導體協會副秘書長鼓勵台商關注中國市場
 

【CTIMES/SmartAuto 報導】   2004年02月26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700】

大陸半導體協會副秘書長暨大陸賽迪網顧問王鵬,日前在「2004年大陸ICT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上表示,中國大陸已成全球電子產品製造重鎮,加上當地內需市場逐漸成長、IC零組件自給率卻仍然偏低,為對台灣IC業者來說是良好發展契機,他鼓勵台灣IC業者加強研究大陸市場,為自己擬訂進入大陸的市場策略。

王鵬表示,1999年大陸IC業產值佔全球約4.5%,但2003年卻已增加到15.4%,1999~2003年複合成長率共計39.4%,遠超過全球IC業產值這段期間的複合成長率,原因在於大陸已成為全球重要的電子產品製造基地之一。王鵬指出,大陸IC產值從1999年的人民幣79.6億元,增至2003年的352.5億元,5年內成長了4倍,而IC封裝、製造與設計在這5年內,產值分別成長23.8%、28.1%與107.9%,達到2003年的人民幣247.3億、60.5億與44.9億元,其中,以設計業的成長幅度最大。

在晶圓代工產能方面,目前中國大陸有6座6吋廠與7座8吋廠,產能合計約在單月12.6萬片與18.9萬片,另外大陸目前共有12家6吋廠與13家8吋廠正在興建中,估計未來共計將有18座6吋廠與20座8吋廠,合併單月產36.8萬片與48.7萬片。王鵬表示,大陸未來10年IC業仍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估計到2005年全球將有一半的系統電子產品在大陸組裝,2008年大陸將成為全球第三大電子產品製造中心,內需市場的成長潛力也十分可觀。

他估計,大陸對IC的市場需求,估計將由2003年的人民幣2,074億元,成長到2010年的8500億元,不過,本土自給產值卻只能由2003年的353億元,增至2010年的2,000億元,本土自給率2003年只有16.9%,到了2010年也只有23.5%,對台灣IC業者來說成長空間不小。

相關新聞
數發部訪視漢翔岡山廠 見證機械與航太業導入5G智慧製造
紐約大學理工學院和法國CEA-Leti合作開發12吋晶圓磁性記憶體元件
2024年智慧手機AMOLED螢幕出貨量將超越TFT-LCD
英飛凌全新光學模組助石頭科技打造新一代智慧型機器人
意法半導體透過一體化MEMS Studio桌面軟體 提升感測應用創造力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遙控水底機器人為深海勘探實現創新 降低環境風險
» 打開訊號繼電器的正確方式
» 生成式AI助功率密集的計算應用進化
» 台灣AI關鍵元件的發展現況與佈局
» AI帶來的產業變革與趨勢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7.72.15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