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的晶圆材料结晶硅(c-Si)由多晶硅(Polysilicon)制成,多晶硅自2009年后市场价格持续滑落,2010年下看每公斤60~80美元,原本占有太阳能电池市场九成的硅晶产品也因此重新赢得厂商的信赖,再度重视高效率硅晶技术,Selective Emitter技术可望成为设备大厂第一个量产化标的。
过去传统的硅晶太阳能电池都经过高浓度的磷扩散掺杂,导致光线被吸收后不能有效产生电,多余的光线以热能的形式消散掉。Selective Emitter(选择性射极)技术为一种提高太阳能电池效能的技术,此技术可降低吸光面的磷掺杂程度,加重在金属电极下方之浓度,达到电子传递低阻抗的效果,可提高0.6~1%的转换率,目前已开发的制程可使电池达到16%~18%的光源转化。
工研院产业分析师王孟杰表示,这项技术开发已久,但迟迟未能量产,主要原因在于制程过于繁复,尤其是为了要在电极下方加重掺杂浓度,对于电极形成的精确度要更甚于过去的传统电池,因此设备成本必须大幅提高约20%~25%。全球硅晶电池设备厂Centrotherm推出的60MW的Turnkey价格高达27.8~29.2百万美元(约9.1~9.6亿台币),让许多厂商望之却步,仅有中国的南京中电光伏以及益通曾经表示要使用该技术量产。
不过目前多晶硅材料持续下滑,硅薄膜技术尚未成熟,王孟杰预估众多设备厂将会再度重视高效率硅晶技术,例如全球三大硅晶电池设备厂Centrotherm、Roth & Rau、Schmid都已经陆续推出Selective Emitter产线。不过由于传统的硅晶型太阳能电池发展已经有十年,产能已经有一定的规模,如何将新技术带入整个制程是一个挑战,有几个面向需要观察。首先,不论哪一间设备厂商提供Selective Emitter新技术的制程,价格都比原本制程贵15%以上,有违目前普遍以规模经济方式迅速降低成本,许多厂商倾向以现有机台再补充必要设备来开发此技术,以节省成本。另外,虽然三大Turnkey设备厂都致力于简化制程,许多厂商尚无能力直接跨足此技术。如果厂商都解决以上问题,还需要下游的模块厂商是否肯配合改变,应用新的封装膜来避免光源被吸收掉,以达到加强模块转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