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iPhone 4代工获利低 富士康推两大策略因应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10年07月06日 星期二

浏览人次:【5396】

更为深入的iPhone 4组件拆解报告除了揭露内部组件来源与成本结构之外,众人也开始注意到神秘而隐晦的iPhone 4组装代工流程。纽约时报便试图揭开iPhone 4在中国深圳组装代工的神秘面纱,告诉我们每支iPhone 4生产组装的代工成本不过7%,只有不到13.13美元。

根据iSuppli的最新拆解报告内容推估,整个iPhone 4的组件成本大约是187.51美元,主要的零组件成本就约占整体组件成本的三分之二。而从整机售价来看,在美国市场若是不与AT&T绑约,iPhone 4空机售价可达到600美元。组装代工iPhone 4的成本与组件总成本相比不过是九年一毛,与售价相比更是微不足道。

纽约时报指出,苹果在成本的控制上远比Dell、HP和LG等大厂来的精算许多,苹果的毛利率可高达60%左右,上述几个大厂的毛利可说是微薄到不行,苹果的定价策略也可以有效吸收成本。而苹果iPhone产品的零组件供货商,从芯片、电池供应到外壳模块和PCB板,成本能够不断压低的最重要关键,也是仰赖中国当地大量且低廉的组装代工劳动力。

基本上,iPhone 4的供应链结构是:由美国的苹果工程师设计、全球各地的电子零组件供应来源、而组装代工则是在中国。长期研究苹果供应链的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教授Jason Dedrick明白表示,苹果产品的大部分价值,早就先行分配给自身品牌以及后期的通路商和零售商阶段,组装代工的获利空间,其实一开始便非常有限。

在深圳生产在线组装iPhone 4的中国农民工,则是要把超过100种各类的零组件,在讲究效率且迅速的短暂时间内组装完毕。这些零组件包括来自德国英飞凌的基频组件、南韩三星的内存、美国博通的Wi-Fi无线通信芯片、和台湾宸鸿光电的触控面板模块等。但是组装iPhone 4的劳工,每人每小时能拿到的工资,却是大概不到1美元。

不过在工资高涨、熟练工短缺、人民币逐步升值、通货膨胀、房价居高不下等多重因素催化之下,组装iPhone 4的劳工成本已经不断上涨。因此,许多3C产品包括笔电、数字相机和智能型手机的组装代工厂,已经开始从深圳往内陆和西部省份迁移,这包括组装代工iPhone 4的富士康集团在内。

富士康在深圳当地一名管理阶层主管便向纽约时报透露,富士康已经计划把沿海的工厂迁移到河南等内陆省份。

藉由这种方式,已经压得很低的代工制造和组装成本,看能不能再压得更低,不仅是电子产业,包括纺织、玩具、家具等传统制造业也是如此。从iPhone 4的供应链转移过程,更能看出此一明显转变态势。

纽约时报指出,没有其他厂商能够像富士康一样这么精于压低成本。这个统整80万工人的庞然大物,是代工合约制造产业(Contract Manufacturing)的巨人,经营模式很像美国的百货巨头Wal-Mart,靠着军事化管理模式和巨大的组织单位,在低利、高产量的夹缝中提高效率求生存。富士康是巨人,但也有竞争对手,伟创力(Flextronics)和Jabil Circuit便在后方虎视眈眈。

尽管全球代工合约制造产业的规模已经达到2500亿美元,但诸如富士康这般的巨人,其获利空间也已经被压缩所剩无几,但工资上涨势不可挡。因此富士康便采取两种策略提高获利空间。其一是将工厂逐步迁往内陆,在那里工资价位可以降低到20~30%。另一方面,富士康除了更加紧投资制造生产可供应各类计算机和手持装置所需的零组件、模具和金属材料外,也将一部分组件制造外包给其他供货商。

更重要的是,富士康也开始寻找大量、稳定而便宜的原物料供应来源,富士康的内陆工厂地点会挑选邻近矿藏资源丰富的所在地,也开始与矿场签订合作契约。

在苹果牢牢掌控iPhone 4价值分配以及获取高毛利的天花板局限下,富士康的组装代工发展策略必须进一步调整,才能提高获利空间。但这样的调整还是依循着大量劳工高工时密集作业、犹如生产线螺丝钉的军事化管理模式。而中国政府对于仰赖来料加工、提供无限供应廉价劳动力的代工产业模式,则已经是越来越不耐烦。不到13.13美元的iPhone 4组装代工收益,对于富士康和中国政府来说,更不是两者愿意乐见的结果。因此苹果在中国还有多少好日子可过,其实也有待观察,但短期内苹果应该仍可藉由上游品牌与设计优势稳居上风,这iPhone 4供应链的天花板要怎么突破,还有得伤脑筋了。

關鍵字: iPhone 4  鸿海  Apple  行动终端器 
相关新闻
中央大学与鸿海集团共同研制立方卫星「珍珠号」成功发射
鸿海与Exolaunch签署卫星发射合约 安全部署上轨道
NVIDIA与鸿海合作建立工厂和系统 推动人工智慧产业革命
鸿海与Blue Solutions携手发展两轮电动车固态电池
软体定义汽车前瞻 富智捷推出全新Level 2.9等级ADAS产品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开启边缘智能新时代 ST引领AI开发潮流
» ST以MCU创新应用技术潮流 打造多元解决方案
» ST开启再生能源革命 携手自然迎接能源挑战
» ST引领智慧出行革命 技术创新开启汽车新纪元
» ST:精准度只是标配 感测器需执行简单运算的智慧功能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R3LTDG8STACUKU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