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機械業下一個黃金10年,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TAMI)也在今(25)日假台北福華大飯店召開第二十九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包括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及經濟部部長王美花等官員代表都出席共襄盛舉。會中並改選出27席理事暨9席監事、新任理事長鳳記國際機械董事長魏燦文,為首位出身台南地區的理事長,未來也將率領台灣智慧機械產業群聚,打造另一座護國神山。
|
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今(25)日召開第二十九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並選出新舊任理事長柯拔希(左)、魏燦文(右),後者並提出五大重點工作方向。 |
魏燦文受訪時表示,雖然今年全球經濟總算透露一線曙光,台灣1~2月機械業出口約47.2億美元,年成長25.4%,若依新台幣計價約1,34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8.7%;年產值可維持每年增加新台幣1000億元的水準,預估今年產值可望成長至新台幣1.2兆元,較去年成長10%~15%,出口值及產值雙雙寫下歷史新高紀錄。
但他也坦言:「新台幣匯率仍是影響今年出口接單淨利的最大變數,光是2020年機械業匯損金額就超過新台幣300億元,等於一下子就把整年賺的錢全部吐出來、憑空消失!」今年還要同時面臨缺工、海運缺貨櫃、原材料漲價等挑戰,讓魏燦文不禁感嘆,機械業的宿命就是「生意好、但是匯率不好、原材料漲價、找不到工人」,現在連海運也出問題,「沒有貨櫃、運費大漲」,機械業一路走來「真的很辛苦」,「生意好很頭痛、生意不好更頭痛」。
魏燦文進一步指出,機械業訂單都是長單,從接到訂單到出口起碼要3~6個月,遠期外匯也只是把損失降低而已,業者真的要很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能;導入工業4.0智慧機械,加強自動化來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創造更多利潤,才有辦法抵銷匯率損失。在接任後將持續推動5大重點工作方向,包含:
1. 打造台灣機械產業成為N兆元產業;
2. 以國家級戰略思維,建立台灣自主供應鏈;
3. 加強電子與半導體設備產業布局;
4. 鏈結產官學研力量,厚植軟實力;
5. 用數位轉型迎向 工業 4 .0 時代
魏燦文表示,「團結和諧」是機械公會推展各項活動的最高指導原則,所以經常會出現5 ~6代理事長齊聚一堂的畫面,融合經驗傳承與創新改革,相信能推動台灣機械產業群聚成為另一座護國神山,贏得智慧機械製造王國的美譽將是指日可待。
最後一次主持會員大會的理事長柯拔希,則看好2021年若各國陸續施打疫苗後,疫情可望受到控制,景氣即將回復到原有水準,甚至出現爆炸性的剛性需求;以及宅經濟帶動的新消費模式,也會有創新的商業模式值得期待。
柯拔希指出,面對少子化、高齡化、自動化及智慧化等四大剛性需求的拉抬,加上各國企業於美中貿易戰開始後,在大陸以外地區設立第二生產基地商機逐漸發酵,可以預估短鏈生產與各國自主供應鏈的情況會更加明顯,台灣則有智慧機械及智慧製造的創新商業模式為產業加值,以及台商回台投資等拉抬。
由於從去年Q4開始,機械產業接單暢旺,所以柯拔希預估2021年上半年市況將較上年好轉、下半年優於上半年,今年整體機械產業可較去年成長10~15%,出口值預估可達300億美元;產值若持續維持每年增加新台幣1,000億元水準,而達到1.2 兆元。出口值及產值可望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台灣機械產業將進入黃金10年,產值超過2兆元則是指日可待。
不過在機會來臨時,柯拔希也提醒必須注意其他挑戰,包括:台灣受限於特殊的國際地位,無法跟大多數國家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的關稅挑戰;且若新台幣匯率無法緊盯對手國「同升同貶」,將喪失競爭力;短期內受到美中貿易戰、疫情影響,也有缺倉、缺櫃、缺工、原材料價格上揚等問題,這些都需要政府的協助才能加速開展新局。柯拔希進一步指出,產創條例投資抵減將在今年8月到期,他呼籲延長5年外,現有抵減營所稅5%可提升至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