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個人電腦(PC)的普及,現代人有幸地遇上另一次工業革命--『網際網路通訊革命』,造成對於通訊頻寬的需求日益殷切,加上各種可上網IA(Information Application)的方興未艾,網路雍塞的問題更是如雪上加霜,而光纖通訊此時在網路骨幹上可以提供其他技術無法比擬的頻寬優勢,加上未來可能的『光纖到社區』、『光纖到家』、『光纖到桌上』趨勢,使光纖通訊即將成為未來的主流。(圖一)
台灣在網路產品方面目前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生產國,無論在網路卡、Hub、Switch等LAN產品方面,皆有十分不錯的表現,未來台灣廠商應隨著VCSEL(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技術的發展,往附加價值更高及更高速的Gigabit Ethernet甚至於Terabit更高階的產品發展,相信以台灣的人才及對技術開發和取得的能力,應該能在未來網路產業的國際分工上佔有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當光纖通訊產品從工業產品走入消費性產品時,其市場可能擴大的程度,可見一斑,舉乙太網路為例,據Electronicast表示,就光通訊的發射/接收模組而言,到2002年僅北美地區將有11億34萬美元市場需求,其中Gigabit Ethernet約占20%。在產品走向低價的趨勢下,國內廠商如何加強研發,控制成本及掌握時機將是未來台灣光通訊廠商成長的契機。根據PIDA的資料顯示,到2003年時台灣光通訊的產值估計只佔世界的0.54%,顯現出國內廠商在此一高成長的市場中仍有極大的成長空間。
再由宏觀的角度來觀察,目前及未來皆令人雀躍的全球Wireline通訊產品市場,其驅動力量主要有三個來源:
- 1.網際網路的爆炸性成長。
- 2.在網路上資料(Data)與語音(Voice)的結合(Convergence)。
- 3.各國電信服務市場籓籬障礙的撤除。
伴隨而來的是這些通訊產品的上游半導體元件的商機亦非常可觀。根據研究報告指出,整個全球通訊產品相關半導體元件的市場,至公元2003年為止有14%年複合成長率,市場總值約為130億美元。舉例來說,用於網路卡的半導體元件值由1998年的8億美元成長至2003年的11億美元;而Local Area Network(LAN)相關產品在2003年有18億美元的市場;其他如Wide Area Network(WAN)、Modem、Routing等方面產品的元件需求量也都有巨幅的成長。
過去幾年來,台灣IC專業設計業者在Ethernet應用的網路IC方面,以三合一的整合晶片成功地打入市場。在網路卡與低階的10M base集線器(Hub)應用上擊敗舶來品,佔有臺灣大多數的市場。展望未來幾年,有經驗的臺灣網路IC業者可加速結合矽谷華人的智慧,往更高速100Mbps、1000Mbps與提高附加價值,如交換器(Switch)IC,以及更多元化的發展,如即將在明年竄起的「網路處理器」等產品發展。更重要的是,除了臺灣本土市場外,更應放眼全球以共同迎接半導體業的另一個黃金年代。(作者現任台灣安捷倫公司半導體事業群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