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產業要在國際間爭出一片天,甚至想要在地方上求得生存的空間,都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由於大環境競爭得非常激烈,因此不論大致跨國性的企業或地區性的小小協力廠商,都必須要有全球化的視野,否則就跟不上時代的潮流。所以,如何面對全球化幾乎是大家共同的課題,但是全球化的根本是什麼?特色是什麼?可說是眾說紛紜,不容易弄明白了。為了避免因為人云亦云而失去掌握全球化的機會,在這裡特別要提出全球化的333策略,希望有助於產業界在全球化上的定位,尤其是台灣IC設計與製造所面臨的專業分工與轉型的全球化策略佈局,更是劍在弦上的議題。
其實全球化主要就是以開放為本質,而不是以國際化或網際化為表象。因此一個小小的傳統雜貨店,如果秉持著開放的精神,並散發特有的人文風格,那麼它就是一家具有全球化視野的商店了;相反地,一家規模龐大的連鎖商店,如果以封閉控制為手段,並且販賣統一的商品與價格,那麼它就是一家反全球化的企業了,將來在全球化的風潮下,像這一類工業化複製概念的企業,一定會受到相當大的衝擊。當然,如果連鎖商店自我控制在一定的比率,販賣具連鎖經營價值的商品,而沒有以掌握或擴充通路來做通吃全包的想法,那麼還是有其專業化的經營特色,且不妨礙其全球化的開放本質。
我們舉了上面的例子,就是要讓大家先了解並非要與世界各地往來才叫全球化(你只要開放,自然會連接其他人,或因為再連接其他人而與世界各地接上軌),同時也要破除一般人對全球化下經濟強權將「大者恆大」的迷思(只有逃避開放,不願做自己主人的人,才會任人宰割侵犯)。這一點可以從蘇聯因為封閉而崩潰瓦解,但中國卻因為走向開放之路而綻放一線生機來了解。因此我們可以過去二十年美國與台灣因為PC工業相互分工合作,並且互蒙其利而成為資訊大國的模式來做典範,相信同樣的思考模式用來面對新的情勢,或進一步推己及人,也會是無往不利的。
...
...
使用者別 |
新聞閱讀限制 |
文章閱讀限制 |
出版品優惠 |
一般訪客 |
10則/每30天 |
5/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
VIP會員 |
無限制 |
20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