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給我完美的New TV遙控器
Remote or Not?

【作者: 劉佳惠】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8585】


一直以來,傳統電視遙控器的使用經驗總為人詬病著。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禕在微博上曾這樣描述:「現今的電視遙控器擁有最糟糕的用戶體驗,大部分的鍵用不到,經常用的鍵又特別容易壞,絕對是最悲的設計!」


微軟首席長Steve Ballmer說過:「我們不得不考慮把手機變成一個萬能遙控器。」賈伯斯也說過AppleTV將會消除一大堆遙控器的混亂,他說:「TV,將會是你能想像的,『最』單純的使用者介面,並能夠消除客廳裡一大堆遙控器所造成的混亂。」


遙控器文化的改變正考驗著整個電視供應鏈的智慧。那麼,你是否有想過,什麼樣的情況,會讓微軟「不得不」考慮把手機變成萬能遙控器?又,或是什麼樣的操控介面,才是賈伯斯心中最單純的介面呢?



圖一 :  遙控器只管開關機、轉台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遙控器將會變成一個社交工具,並成為和內容做互動的介面。
圖一 : 遙控器只管開關機、轉台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遙控器將會變成一個社交工具,並成為和內容做互動的介面。

New TV的複雜 造就了遙控器變革


當然,並非所有的人都希望淘汰遙控器。然而,卻也帶出了背後代表的意義,這個現象是:New TV真的太複雜了!


因此,各大廠爭相轉入遙控領域,希望可以滿足未來電視網站瀏覽的功能。但目前大多數網站的瀏覽行為如點擊、拖移、放大、縮小等功能,在電視上進行諸如此類的操控依舊有相當大的難度。


2010年,Sony推出Google TV,並針對遙控器來了一個大膽嘗試,Google電視遙控器有著眾多的按鍵,大到需要用兩隻手操控,才能對電視選單進行控制。新匯流基金會執行長李學文說明:「遙控器只管開關機、轉台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遙控器將會變成一個社交工具,並成為和內容做互動的介面。」但到底哪一種操控才是下一個潮流呢?


目前在許多電視機廠與電視品牌的努力下,也已經出現不少人機介面解決方案,尤其以三星電子一直希望能夠藉由新的操控思維,搶攻市占率,積極嘗試。


在今年九月的德國IFA展,三星展出55吋Smart TV ES9500 OLED電視以及75吋超薄LED電視ES9000這兩款機型,皆具備目前較為通用的三項操控方案:其一為新型觸控版遙控器Smart Touch技術;其二聲控、手勢以及面孔辨識遙控Smart Interaction技術;其三為以Android、iPhone或iPad操控的應用程式。


觸控遙控器、聲控、體感,都可能是下一代人機介面的操控王。雖然目前尚無法看出到底哪一種操控方式,會成為最後的主流贏家。每一種操控模式都有其優缺點,不過,觀察三星的New TV可以知道,以「通吃」的作法,而不是壓寶在某項技術上,並觀察使用者的回饋,似乎是一個明智的法子。


最好的遙控在哪裡?

1. 語音操控


拜賜於自然語音理解的技術漸趨成熟,專精人工智慧與語音辨識的Nuance Communications公司目前也正積極研究將麥克風嵌入起居室的牆壁中,希望讓原本掌控電視機的遙控器—消失,其高級產品及市場經理孫曉欣表示:「Nuance的目標要破壞遙控器,讓遙控器消失。你,準備好了嗎?」


Nuance大中華區總經理鄭裕慶強調,通過語音操控,人們無需再歷經繁瑣而複雜的使用者介面操作,只要通過自然語句說出意圖,便可執行。


不過,NPD DisplaysSearch卻認為,若要加入語音操控,北美的New TV至少需要3種語言,如英語、法語以及西班牙語;在西歐,起碼至少需要16種語言;而在亞洲地區,則有複雜的方言與地方口音,加上許多國家有支持少數民族語言的法律規定,最終,可能一台電視會內建高達80種語言。


看來,語音操控有兩個層次上的挑戰性:其一,設計內容必須限定於一套固定的命令集,其二,則必須具備複雜的電腦運算以及自我學習的功能,才能分辨不同語調的彈性以及類似發音的狀況。


2. 體感、手勢操控


2010年,微軟推出Xbox 360體感配件Kinect在遊戲市場成功後,成功帶起以身體、手勢替代鍵盤、滑鼠的體感風潮,如今也延伸至電視市場,利用體感的方式,讓觀眾只要揮揮手就可以輕易控制電視。


目前三星、LG與APPLE都積極將手勢操控導入電視,嘗試將感測鏡頭內建於電視中,讓手勢直接取代遙控器,希望能擺脫遙控器。目前三星將「手勢操控」導入Angry Bird TV Apps,玩家只需用「揮手」和「握拳」兩個動作,即可操控電視,也可左右擺動手勢操控網頁,游標同步移動,並透過握拳進行點擊;LG正發展利用手腕轉向控制音量以及頻道;Apple取得iPad的3D手勢辨認專利,未來也有能力在Apple TV上大展身手,希望能引導體感進入智慧客廳中。


3. Second Screen!手機與平板!


人手一機的時代,或許智慧手機將取代遙控器,與New TV完美結合。李學文指出,隨著Second Screen的應用發展,如今多數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皆可安裝遙控電視的App功能。除了遙控功能,透過後端設定,這些App不僅能讓企業精準知道消費者收視行為,且可同時提供電視節目時間表管理、觀賞節目建議等額外資訊,增加收看電視的廣度與深度。


微軟的「Xbox SmartGlass」即是一例,類似Google的Project Glass,透過虛擬實境眼鏡,加入動作辨識功能,能和許多裝置結合,不僅可將手機變為遙控器,也讓裝置播放的影片可無縫轉換到電視上,除了可在自家的Windows裝置使用,同時也支援iPhone、iPad和Google的Android裝置,讓客廳轉換成虛擬實境遊樂場。


台灣工研院近日展出了讓手機也能變成遙控器的「Android體感遙控技術」,透過Android手機下載安裝體感遙控App後,手機就能和電視的專屬機上盒連上線,運用手機內建的觸控和G Sensor功能,Android market裡成千上萬種遊戲,全部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充分運用肢體活動的大電視體感遊戲。


工研院南分院雲端服務中心技術推廣部經理林瑞堂接受專訪時表示:「我們認為,隨身攜帶的手機就是最好的遙控!」他解釋,手機是使用者最熟悉、最習慣的物品。若作為遙控裝置,就能夠體驗到最自然的操控情境。這項技術,好比寫一個虛擬程式去催眠電視,讓它被手機遙控。這項軟體創新對電視製造商來說,或許將讓遙控器成為過去式的產物。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須努力


就目前來看,要完全實現New TV的操控,單一遙控模式基本上無法實現,眼看著New TV成為熱潮,但遙控整合UI這件事,卻一直沒有新的突破讓消費者滿意。


不論是加入陀螺儀還是觸控功能的電視遙控器,以語音溝通、以體感或手機取代遙控器,甚至各項終端整合的技術,雖是百家爭鳴的時候,都依舊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三星「Hi,TV」的聲控功能,實際使用時,這些語音指令經常被忽略或執行錯誤,甚至必須重複多次;手勢操控同樣令人失望,經常失誤、不順暢,且有許多網頁不適合利用手勢控制。林瑞堂反問:「以文明角度來想,使用者真的會喜歡在沒有生命的電視面前手舞足蹈嗎?」


林瑞堂繼續說明,對於電視來說,手勢操控或是語音操控有沒有必要性,是否是最自然的方式,爭論依舊沒有定案,但確實還有它的市場。


如前所述,目前沒有一項遙控方式可以滿足所有電視人機介面的需求,許多遙控方式給消費者帶來的多是概念、是所謂願景的描繪,卻並不實用。李學文批評:「電視現在依舊死氣沉沉,沒什麼新東西。」


看來,New TV遙控整合介面,還必須靠廠商從硬體端、系統端、軟體端以及使用體驗的周全考量,加上多終端整合的概念,才能具有創新想法,帶給消費者不同體驗。


多終端整合的互動潮流


根據Patently Apple報導,Apple在發展電視的同時,也同時申請一項與電視相關的專利,他們稱之為「Advanced TV Remote」。


據悉,這項專利描述了包括一台/多台電子設備、一台顯示器以及一台遙控器所組成的媒體系統,並可以看出蘋果未來的遙控器,能夠透過自動對應程式來遙控電視;或是利用遙控器拍照並傳送到iCloud進行分析,並以虛擬方式遙控DVD或DVR等視聽設備。


從這樣的專利中,我們可以窺見蘋果對於家庭視聽體驗整合的野心,也能看出多終端整合互動的能力,將會是未來電視發展的重心。


以目前多媒體共享技術來說,Apple握有Airplay技術實現裝置間的共享;Samsung以Allshare技術建構其Smart TV,它結合DLNA及雲端服務,讓使用者在家用網路以外仍可存取媒體檔案。LG也有其Smart Share,Panasonic同樣支援DLNA連結。


DLNA(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技術自從2004年發表,耕耘數位家庭市場已久,目前支援DLNA已是New TV的必備功能。根據DLNA協會調查,2010年就有1,153款電視申請DLNA認證,如三星、Sony、日立以及東芝等,預計2012年將會達到2000款以上電視採用。



圖二 :  四大廠商視訊終端連結技術比較 資料整理:劉佳惠
圖二 : 四大廠商視訊終端連結技術比較 資料整理:劉佳惠

DLNA讓家裡的裝置,在同一網路下,裝置們之間能自動搜尋對應,進行同步或影音傳輸,不需驅動程式或轉接線連結,底層網路協定採用乙太網路(Ethernet, 802.3)和Wi-Fi(802.11 a/b/g/n)標準。DLNA協會允許業者以其功能為基礎再行附加自有功能名稱,如宏碁的Clear.Fi、華碩的MyNet。


李學文分析:「雲端加終端最佳化才是電視未來最大的商業模式。」足見,電視的發展,或許會讓「終端」這個詞,開始蛻變成另一種「雲的終端」新概念。(劉佳惠)


相關文章
AI高齡照護技術前瞻 以科技力解決社會難題
3D IC 設計入門:探尋半導體先進封裝的未來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意法半導體的邊緣AI永續發展策略: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戰
CAD/CAM軟體無縫加值協作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倚天酷碁於2024歐洲自行車展亮相電動輔助自行車與電動滑板車新品
» 麗臺進駐雙和生醫園區推動智慧醫院發展
» 瀚錸引進智能家居系列產品 推進連網增速新趨勢
» 工研院CES展後賦能科技創新 掌握AI產業鏈商機可期
» 國科會TTA偕新創團隊挑戰CES 2024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6.203.27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