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2D轉3D」力挽3D顯示泡沫化
 

【作者: 王岫晨】   2010年08月10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14303】

各大顯示器廠商相繼宣布或推出3D顯示器,然而在3D硬體平台快速發展的情況下,3D內容的來源卻是一個極需解決的問題,現有多數3D內容都是由電影片商或是專業的模型動畫者完成,內容有限且一般消費者無法自行取得或製作,也因此,發展2D轉3D技術,將2D畫面直接轉為立體影像,也成為最快的捷徑。


《圖一 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副院長陳良基說,未來所有的影片,都能轉變成3D。》
《圖一 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副院長陳良基說,未來所有的影片,都能轉變成3D。》

2D轉3D亟需相關規範

製作3D內容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將為數眾多的2D影像轉成3D影像,這個技術的困難度甚高。基本上要產生視覺上可見的3D影像,必須要有左右眼視差的兩個影像,2D影像內容不具備各景物深度位置的資料,所以如何將2D轉3D,最關鍵技術就是如何分析及判別景物的相對深度關係,找出2D影像的正確深度圖(Depth Map)。


由於2D文字和3D影像同時並存的應用情境常常出現,因此在特定局部範圍內顯示3D立體影像效果非常重要;此外,2D和3D顯示應用也需要並存,才可讓消費者可隨時切換觀看,因此2D和3D全局顯示切換技術也非常關鍵。2D轉3D切換技術對於3D電視應用的普及化來說,更是不可或缺。


目前台灣工研院電光所立體影像系統組在3D轉換技術研發已久,目前已有顯著的突破,並已有多家業界廠商與之接洽。至於In-Three和Passmore Labs也是2D轉3D技術重要的研發單位。針對3D TV,DDD和Sensio則是在2D轉3D以及編解碼技術上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力。台灣廠商緯創也掌握了2D轉3D的Micro-Retarder這項獨家關鍵技術,目前已經與台灣NB大廠合作,用於NB產品上。而奇美集團旗下驅動IC廠奇景光電(Himax)與台大也共同研發2D轉3D技術,由奇景光電子旗下的承景科技,與台大電資學院副院長陳良基教授主持的「感知視覺實驗室」共同研發,成本低且可以廣泛應用在NB、TV、監視器及手機、DVD播放器上。


三星電子則使用DDD授權的TriDef 3D技術,能即時轉換網路電視(IPTV)、DVD、藍光等多種格式的影像訊息,消費者只需配戴特殊眼鏡,即可觀賞3D內容。而東芝(Toshiba)也與IBM、Sony合作打造CELL Broadband Engine處理器,採用Trivector技術,可分析2D分鏡,估算每個分鏡的影像深度,將普通2D內容轉換成3D立體效果。


工研院電光所立體影像組組長鄭尊仁表示,目前3D顯示熱度已稍微降溫,不過在相關廠商持續主打3D顯示產品的狀況之下,2D轉3D技術的市場需求依然旺盛。只不過目前各家廠商各走各路,各自發展自己的標準。鄭尊仁說,閉門造車卻要出而合轍,對這些廠商來說無疑是緣木求魚。儘管各家廠商都希望自家技術能成為市場最終標準,但以目前的狀況來看,未來亟需制訂一套標準規範,以解決目前2D轉3D標準紛亂的問題。


《圖二 工研院電光所立體影像組組長鄭尊仁說,市場亟需一套規範,解決轉換標準紛亂的問題。》
《圖二 工研院電光所立體影像組組長鄭尊仁說,市場亟需一套規範,解決轉換標準紛亂的問題。》

選對轉換技術 避免3D電視淪為空殼

隨著世界杯足球賽的落幕,短期內似乎將缺少能吸引全球觀眾目光的3D體育賽事了。只不過這次世足賽期間的3D轉播被觀眾給罵翻了天,認為這些攝影人員根本訓練不足,用傳統2D攝影的方式來拍製3D體育賽事,使得觀眾觀賞賽事簡直是頭暈眼花,抱怨聲不斷。這也顯示出,好的3D影像品質,對觀賞者來說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雖然未來各項重要運動賽事都將提供3D轉播,然而為數更多的電視節目卻無法再以3D方式重新拍攝,值此過渡期,透過2D轉3D技術,將可以適度填補3D產業供應鏈中,明顯缺乏的內容。


不過,目前2D轉3D的技術格式可說是非常紛亂,多達5、6種,目前還沒有主流格式出現,每種格式自有擅場、也各有罩門。舉例而言,Direct L&R stereo沒有遮蔽補洞的問題,且能維持畫質及正確的立體深度;但是視角窄、容易有不適問題發生,不適合裸眼式3D電視,未來發展壽命可能將受到限制。


DDD(Dynamic Digital Depth)則是為2D轉3D特別開發了一種自動轉換的演算法。DDD執行長認為,消費者既然購買了3D電視,便應有權利輕鬆享受3D影像,否則等同於購買了一台空殼電視一樣無用武之地。DDD希望能在遙控器上增加一個2D轉3D遙控器,使用者只要按鈕,就可以自動將節目內容轉換為3D影像。


DDD專利的TriDef演算法,讓使用者可以控制對焦點(point-of-focus)和深度(depth)。透過調整對焦點,可分辨3D影像的哪些部份會突出於電視畫面,至於深度控制則可以決定焦點和視覺中最遠物體之間的距離。


《圖三 台科大資工系博士生許哲豪說,2D轉3D沒有捷徑,一張張畫面轉或許費工,卻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圖三 台科大資工系博士生許哲豪說,2D轉3D沒有捷徑,一張張畫面轉或許費工,卻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至於工研院電光所的2D轉3D技術,則是透過單張影像產生相對應之深度圖(depth map),並於立體顯示器上播放以呈現立體視覺效果。工研院的轉換方法能快速且得到具較佳立體效果的3D影像,與DDD相較,於立體顯示器上以人因檢測的方式來比較DDD軟體與工研院技術的轉換效果,統計後發現,這種深度圖的方式比TriDef演算法的轉換效果更佳。且未來透過技術自主,更可擺脫國外高額的技術移轉與權利金問題。


3D商機正夯,市場對於2D轉換3D的需求也甚高,工研院電光所專案經理陳文昭說,由於2D轉3D技術目前仍處於蓬勃發展的多頭馬車時代,業者進行評估前一定要先思考:該應用的目的何在,並由實際的應用類型選擇最適切的方式,例如先想清楚輸入的2D內容格式與輸出的3D顯示方式各自為何。在主流未分高下、標準仍待統一的混亂期,對於自身需求的清楚定位是相當重要的。


  • ●3D真正的價值,是讓人看了能發自內心的感動。



《圖四 工研院電光所專案經理陳文昭說,業者一定要先思考輸入的2D格式與輸出的3D顯示方式為何。》
《圖四 工研院電光所專案經理陳文昭說,業者一定要先思考輸入的2D格式與輸出的3D顯示方式為何。》


2D轉3D是仙丹,還是雞肋?

2D轉3D技術不只應用於一般的家用顯示器上,目前部分好萊塢(Hollywood)電影工作室為了節省成本,紛紛採用這種技術來將2D電影轉換成3D電影,且逐漸成為一股風潮。近期也有部分採用此種方式製作的立體電影上映。然而,正宗3D電影《阿凡達》導演James Cameron則對此表示嗤之以鼻,認為這種製作方式根本就是在欺騙觀眾。


James指出,這些電影工作室選擇2D轉3D技術來製作電影,而非直接拍攝3D電影,只是利用觀眾對3D電影的熱度,根本就是一種欺騙。因為這種轉換方式所拍出的電影,觀眾根本感受不到3D電影的巨大震撼力,甚至連立體層次感也無法凸顯。如果往後3D電影都是採用這種製作方式,跟過去傳統的3D電影將不會有什麼區隔,久而久之觀眾也將失去新鮮感而不買帳,這對消費者與製片廠來說都是有害而無益的。


《圖五 愛爾得資訊總經理王俊貴說,當一切都是「真3D」的時候,2D轉3D的「假3D」是否還有存在的價值?》
《圖五 愛爾得資訊總經理王俊貴說,當一切都是「真3D」的時候,2D轉3D的「假3D」是否還有存在的價值?》

儘管如此,正宗3D電影在拍攝的成本上卻高得嚇人。據了解,轉換一部2D影片的成本只需約200萬美元,但實際拍攝3D影片成本則要高出很多。例如《阿凡達》,據報導,光拍攝這部影片便花費了2億3700萬美元,實際費用則可能高達3億美元。如此高昂的製作成本,原因在於所有的攝影器材都必須是3D專門設備所導致的。某電影工作室執行長Alan Horn表示,事實上2D轉3D技術,對於影片品質的影響並不大。在成本與時效的考量之下,2D轉3D或許是現下不錯的選擇。


2D轉3D究竟是雞肋乎?還是仙丹乎?部分消費者認為2D轉3D技術只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真的轉了,其實影像立體感欠佳,但不轉,又沒現成3D內容可看。儘管目前2D轉3D技術還存在諸多問題,然而在3D內容缺乏的情況下,或許這正是暫時解決內容不足的仙丹了吧。對於舊有的影片與節目,2D轉3D技術能在花費最少成本的情況下,提供3D內容。但展望未來,在3D顯示器種類越來越齊全的情況下,也期待內容製作者,以及電影片商,能拍攝更多夠水準的3D影片,滿足消費市場那顆渴望3D的心。


相關文章
2013年眼鏡式3D立體影像顯示技術與市場發展趨勢
朝向對人類與地球更友善的資訊社會邁進
新世代熱門遊戲的3個核心技術
3D遊戲火熱 裸眼技術的春天何時到來?
深入體驗「2D轉3D」影像技術奧秘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綠岩能源組國際隊奪馬來西亞國家標案 光電容量目標上看1GW
» 艾邁斯歐司朗全新UV-C LED提升UV-C消毒效率
» ASM攜手清大設計半導體製程模擬實驗 亮相國科會「科普環島列車」
» TIE未來科技館閉幕 揭曉兩項競賽獎得主
»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登場量子論壇 揭幕TIE未來科技館匯聚國內外前瞻科技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19.12.88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