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多數消費性電子產品所採用的顯示技術-液晶,研發歷史至今已超過百年,據統計,台灣每年須處理約8000公噸的廢液晶面板,目前回收來源主要包含製程中的不良品與電子廢棄物中的液晶兩類。
不過要處理一塊面板,除了要先將兩塊玻璃基板分開,還須把其他材料排除,才能將液晶萃取出來,早期因缺乏處理方法,因此大多都僅能以掩埋,或將玻璃碾碎作建材用。
過去這些廢液晶面板大都以掩埋或物理處理去化,然而,由於液晶主要由苯環、環己烷、氧、氮和鹵素所構成,且液晶面板玻璃為具高耐酸、耐化性的無鹼玻璃,若直接將其掩埋於土讓中,一來容易對環境造成危害,同時因為液晶封存且附著於兩片玻璃基板內,亦會造成玻璃基板的再利用途徑受限;二來液晶礙於專利,也只能仰賴國外進口。
...
...
使用者別 |
新聞閱讀限制 |
文章閱讀限制 |
出版品優惠 |
一般訪客 |
10則/每30天 |
5/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
VIP會員 |
無限制 |
20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