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衰退正持续扩大,影响所及当然是全球性的,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观望与停滞,几乎让这波全球经济危机处于深不见底的境地;以英法德为首的欧洲地区亦是惨况屡现,即使强如德国犹然未能避免萧条的初兆;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则除了仍困窘于十年来的经济停滞阴霾外,连日本政府日前都公开表示,其经济状况将持续恶化。

当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或区域皆陷在经济不景气的泥淖中,亟思要找到一个能够解套的办法,而这股急待纾解的不景气洪流,必须仰赖一个够大的市场,以消化之前因过度乐观的产能扩充后遗症。中国大陆就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成为全球如众星拱月般的寄于厚望,事实上,就眼前来看它似乎还颇能符合各界的预期。所以在全世界都呈现紧缩的气氛下,唯有大陆仍然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及人才,不仅如此,由以下三点分析,我们可说大陆在高科技市场上的影响是全面性的:

首先(零组件),以其具竞争力的廉价劳力,吸纳了许多其他国家的零组件制造生产厂商,移师进驻大陆各工业区,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曾号称「计算机王国」(Republic of Computer)的台湾,现在包括主板、印刷电路板(PCB)、被动组件、光电零组件等业者几乎已全数移转至大陆设厂生产制造。

第二(订单),在面临全球经济迟滞不前而导致市场需求锐减的情况下,西方各国,尤其是高科技火车头的美国,其众多厂商更是把订单的希望,放在这有十二亿人口、初尝资本社会甜头的诺大市场上,因此包括甲骨文(Oracle)、安捷伦(Agilent)、思科(Cisco)等美国大厂,无不视其为景气低迷下的「人蔘大补丸」。

第三(库存),由于景气低迷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厂商过度乐观后的产能扩充,至使厂商积存大量的库存,而正为新兴市场的大陆,也立刻成为倾销库存最佳的候选地区(业界亦戏称为倒货区),最近一些笔记本电脑大厂在欧美市场需求疲软之下,即纷纷「倒货」到大陆,相信这段时间仍会类似的情形相继发生。

以台湾而言,我们与大陆的关系是处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状态,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对于大陆目前在全球高科技产业市场所能够、愿意扮演的角色,除了应有周详的认知外,台湾业者更应在与大陆互动时,弹性地运用每一个时机点,灵活地在零组件、订单或库存的处理上,让自己随时能够站在最有利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