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美國華爾街日報以「全球再遇中國衝擊(China Shock)」為題,提醒世人於1990年代後期與2000年代前期之間,全球遭遇因進口大量廉價陸製產品,雖有效控制通膨、但犧牲本國製造業就業機會的狀態將捲土重來,引發各國政府高度關注。
造成中國大量出口產品的原因來自於其本土製造業產能過剩,但此次(簡稱中國衝擊2.0)的成因與品項,均較1990年代後期與2000年代前期(簡稱中國衝擊1.0)不同。在成因方面,中國衝擊1.0始發於中國改革開放,國內需求提升、投資過度快速成長,衍生產能過剩,同時間恰巧搭上全球自由貿易風潮,中國於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產品得以極低關稅外銷。
至於中國衝擊2.0,主要肇因於2020年起政府要求「脫虛向實」,一方面使一度蓬勃的中國數位平台產業受到重創,另一方面過度強調實體經濟的結果使大量資金流向製造業,造成產能過剩。
在對外出口品項方面,中國衝擊1.0時期出口品項主要為消費品與輕工業。雖對歐美國家的製造業就業帶來衝擊,但在比較利益的考量下,歐美國家聚焦高科技等高附加價值產業,並由中國補上技術含量低、低附加價值產業的缺口,亦可謂符合市場秩序的產業分工模式。
然而,中國現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巨大經濟體,各地方政府為了在科技產業掌握更大話語權,競相加碼支持電氣機械、汽車、資訊電子等新興產業,破壞了歐美國家原先認定的合理產業分工,在利益遭到威脅下,對此積極規劃相關政策因應。
美國總統大選將於今年11月舉行,雖然拜登、川普兩大陣營於外交政策主張上雖有分歧,但保持與中國對抗的基調是態度一致的。今年5月,美國政府已宣布將對中國製的電動車、鋰電池與礦物、太陽能板、半導體等七大關鍵產業提高關稅,以增幅最高的電動車為例,稅率一口氣從25%提高到100%。
值得留意的是,在近年來的美中對抗氛圍下,上述部分中製產品在美國的市占率並不高,提高關稅預期對中國產業影響不大、美國市場格局也不會有太大改變,故除了因應中國衝擊2.0的前期部署考量外,更有拜登政府為了回應川普更為激進主張的意味。
相對於美國,歐洲與中國之間長期保持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兩地的廠商多有互設工廠、或互為供應鏈夥伴,故對於以提高關稅來圍堵中國製造2.0,易衍生政府、產業不同調的情形。再以電動車為例,歐盟在現行電動車進口關稅10%的基礎上,於6月宣布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加徵暫時性反補貼關稅,幅度依廠商配合調查度,被加徵17.4%~38.1%不等。然而,中國製電動車價位普遍原本就比歐洲車系低兩成左右,此幅度只是讓兩者價格大致拉平,效果並不明顯。
更重要的是,目前於歐洲市場,中國品牌(made by China)電動車市占率僅約8%,於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的電動車市占率卻達25%,亦即自中國製造並進口至歐洲的電動車,更多來自BMW、Mercedes-Benz、Volvo等歐系品牌。倘若關稅戰爭擴大,這些車廠恐怕未蒙其利、反先受其害,因而引發這些車廠疾呼歐盟必須審慎對待。面對這波中國衝擊2.0,所牽動的後續產業發展值得關注。
(本文為林柏齊、洪春暉共同執筆,林柏齊為資深產業顧問兼主任,洪春暉為資策會MIC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