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三通之议题不绝于耳,其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政治与经济的问题是首宗。政治上由于两岸关系的绷紧,台湾新政府想藉由小三通、大三通来释出善意的信息;经济上,由于大陆内需市场广大、人力资源充沛与便宜,许多传统产业,甚至高科技产业都需要三通来节省成本、扩大市场。在这种状况下,三通似乎是势在必行,只是在等待适当时机,好让双方都有台阶下,都可以心平气和地接受某种阶段性的机制,目前的各种动作,只不过是要达到这个阶段性目标的各种手法而已。
当三通规划如此热烈地进行时,台湾与大陆的信息流,也就是因特网早就通很久了。因特网的基本特质就是无法限制通不通,虽然大陆为了政策的考虑,可以做E-Mail或特定内容的筛检,但整体而言,若做太多幅度的限制,就无法享受的因特网的各项好处,所以大体而言,大陆与台湾的网站是随时可以互相进出的。但是否因为两岸因特网的通达,那网站经营者就已能无远弗届地取得大陆的市场了呢?若不是,那还有那些障碍?繁体字与简体字的问题吗?文化的鸿沟吗?还是其他原因呢?无论是什么原因,这些在今日两岸网络经营业者产生的问题,在三通后,一样会在其他产业发生。
两岸间的因特网问题,文字与文字的内涵有相当大的鸿沟是问题之一,这些当然可以透过一些技术及时间,就可以解决;另一个问题是彼此间信任的问题,这个问题要解决比较困难。互信的不足,来自于两岸本身自信心的缺乏,这当然是中国人几百年来面对西方强势文明下,还无法理出一个主流思想体系所致,没有一个社会中心思想,就只有随波逐流得份,永远没有办法依自己的特质建立信心,如果两岸哪一方能够先建立信心,先给予对方自己的强点,那才会有互信的基础。以两岸目前的状况,台湾是一个较多元文化且较能做文化深思的地方,台湾应该要思考以地球村的宏观下,台湾的特质是什么?能帮助大陆的是什么?大陆缺乏的是什么?若能依此思考、依此而行,那互信的根基才能开始建立,否则通是通了,台湾与大陆加起来,在全世界的竞争体系下,还是乌合之众。
所以,无论是三通或者因特网的发展,在面对地球村的新世界时,唯独每个人、每个区域都有独创性才能生存与竞争;组织也一样,无论是国家、社会、公司,唯独每个个体或区域加起来后有独创性的意义时,它才是一个可大可久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