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貴在先相互信任,等到實際發生狀況或過程有瑕疵,才可以根據實情來加以批判或調整,否則任何事物都會難以執行。新政府所提出的第一個重大公共政策「廢除核四」案,在野者既不以其六大理由來評判,也不願意先信任讓當政者做做看,就一味地坏葛到底,搞的新政府裡外不是人倒也罷了,眼看政治鬥爭風暴即將來臨,社會人心惶惶不安,短期內的股市也很難看好。其實建不建核四有它一定的科學評估過程,但也沒有純客觀的科學標準可言,總是會發生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現象,但這只要誰當家就由誰做主就是了,何必大動干戈,既傷和氣又解決不了事情,或許這也是一種社會或政治科學吧。

當然有些人一開始就有成見來看事情,什麼都會看不順眼,什麼也都會擺不平;人類社會其實也從來沒有停止過這種知見理念之爭,核四的問題有這種陰影在作祟,其他古今中外的動亂或戰爭也多是因為知見的不同而起,例如以巴的對抗,根本的問題還是在知見信仰方面,否則以巴幾乎同根生的血緣關係,也應不至於如此水火不容。然而理念的不同,應該透過理性文明的方法來處理,除了上述誰當家就由誰做主的基本精神外,有些法定的機制也可以讓在野者來應用。像在立法院提出對行政部門的不信任案,這就是很好的辦法,因為既然多數對政府的理由不信任、不認同,少數政府當然也就無法貫策執行,只有解散國會重新改選,然後各自有宣揚其政策或理念的機會,再由新的民意來檢驗監督政府施政,才能夠和和氣氣地解決知見之爭執。

常常有人講,在這樣一日千里、面臨新經濟變革的網路資訊時代,其他國家都趕快要掌握時機往前衝了,我們也不能再因此內耗、自我消磨,否則經濟會落人一大截,甚至將來只有去外國當台勞了。這樣說未免把經濟問題看得太嚴重了,經濟固然是生存的根本問題,然而一個社會如果沒有文化的根,沒有互信機制作為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基礎,那麼經濟的繁榮只是一時的風花雪月,過不了多久就會衰敗崩潰,而且很難再站起來。所以希望大家把眼光看遠一些,不要對政府以完全不信任的成見來對待,也不要對經濟轉型一時的不景氣感到悲觀,更不要留戀過去養成的爆發戶式習性,否則生活比較拮据就受不了,怎麼還能夠放棄現有,而去追求更高遠理想的勇氣呢。

「天黑黑,要落雨了」,我們不能像這首台灣民謠裡的阿公阿婆一樣小孩子氣啊,一個要煮鹹,一個要煮淡,只有打架弄破鼎了(弄破鼎還好,如果弄破核子反應爐那就遭了)。台灣的社會不只政治經濟或文化發展的問題,還有對岸競爭者的虎視眈眈,我們兼有了華人社會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這是一種人心的試鍊,也是一種宇宙責任(Universal Responsibility)的承擔,希望天佑台灣,也庇護寶島上的所有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