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国家仪器)在软硬体方面,可谓是同时兼具的解决方案供应商,所涵盖的应用面向之广,很难可以看出哪一块应用市场占NI整体营收的大宗。
|
NI台湾技术行销经理吴维翰(摄影:姚嘉洋) |
旧硬体方案来说,NI主要的精神以模组化为出发点,虽然相当多元,但不外乎分为PXI与Compact两大类别,后者又可以分为CompactDAQ与CompactRIO两种系列家族,CompactDAQ专注讯号撷取,CompactRIO则侧重系统控制,散见于许多不同的应用市场上。
若观察NI在许多不同的应用领域的发展,NI将CompactDAQ投入的终端应用,有不少是属于航太军用或是工业环境之中,再加上CompactDAQ又必须负责讯号传输的工作,所以若说NI很早就投入工业物联网的发展,这样的形容是相当贴切。
NI台湾技术行销经理吴维翰表示,在仪器与量测技术的不断突破之下,所累积的资料量也呈现暴炸性的成长,但是非结构化的资料占了近八成左右的比重,这意味着所收集来的资料在传往后端的云端系统时,是没有处理过,对于伺服器系统来说,处理这些资料无疑是相当重的负担。
但NI嵌入式系统部门总监Jamie Smith也表示,考量到系统在实际环境上,必须具备扩充性与灵活的特性,所以NI在产品设计上,通常会用「Over Design」的思维,来打造解决方案。在满足目前客户的需求下,仍有余裕与空间来应付未来的实际需求,举例来说,过去美国有一家发电厂采用CompactDAQ只进行震动与温度资料的收集,但现在该电厂需要收集电流与电磁相关的环境资料,此时只要透过软体的升级,即能完成需求。
Jamie Smith也指出,NI与IBM、思科等系统业者合作,目标是为了要统一工业物联网,以进一步提供统一架构或是平台让市场有所参考与依归。但正因为非结构化的资料相当多,若能在现场直接「预处理」,就能有效减轻后端伺服器系统的负担,所以NI的长期目标,是打算将伺服器所需要的资料分析演算法,移植到CompactDAQ,让负责撷取资料的终端节点,能够真正的「智慧化」。但Jamie Smith也坦言,目前并没有具体的时间表,可以让分析的演算法移植到CompactDAQ或是CompactRIO上,虽然概念上不难,但实际执行上,也是有不少难度存在,所以NI会持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