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进台湾推动发展太空计画政策,科技部辖下国家实验研究院国家太空中心(国研院太空中心)结合台湾中油公司碳纤复材研发优势,共同规划研制太空级复合材料产品有成,於今(8)日假台北中油大楼举办卫星复材元件交付仪式,由台湾中油交付「光学酬载复材圆筒」产品及「高压燃料槽/阀件管路镀膜」技术予国研院太空中心同时;双方还与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以展现未来共同推动航太卫星产业和提升技术力的决心。
|
台湾中油於今日交付卫星复材元件和镀膜技术予国研院太空中心同时,双方还与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以展现未来共同推动提升太空卫星产业技术力的决心。 |
今日仪式除了由身兼经济部循环技术暨材料创新研发专区有机材料领域召集人的台湾中油公司董事长李顺钦,交付卫星复材元件予国研院太空中心主任吴宗信,後者再与台湾中油绿能科技研究所所长吕国旭、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董事长林仁益共同签署「太空级复材元件合作备忘录」,深化三方合作。
其中,国研院太空中心充份运用过去在遥测卫星研制,与委托国外发射卫星的经验和链结,整合台湾中油研制中的碳纤复材优势,以及台湾的复材团队,共同规划研制太空级复合材料产品。在今日展现双方初步合作的两项成果,包括:「光学酬载复材圆筒」及「高压燃料槽/阀件管路镀膜技术」。
台湾中油进一步表示,「光学酬载复材圆筒」为遥测卫星上酬载高精密光学镜头的结构元件,系因应太空中的使用条件与急遽的温度变化,光学酬载复材圆筒从选用低吸湿材料、设计复材叠层及模具到制作条件等每个环节,都是不能轻忽的重要关键,才能确保最後的成品元件不会污染到镜头,又可避免温度变化造成变形,导致镜头因此移位。
此外,由於卫星采用过氧化氢燃料推进时,容易遭遇材料相容性问题,目前须仰赖国外厂商的不??钢镀膜技术,来提升元件及管路系统和过氧化氢燃料的相容性。台湾中油也携手国研院太空中心,在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的协助下,开始研发高化学相容性的高压燃料槽/阀件、管路镀膜技术和设备等相关测试,并首度展示镀膜技术成果。
李顺钦表示,过去国研院太空中心在卫星计画中所使用的碳纤复合材料结构件制造材料、高压燃料槽/阀件的管路镀膜技术,均须仰赖国外生产,再输入交由台湾的复材厂商制造,或是直接由国外厂商制造完成,对於台湾研发卫星计画难免有相当影响。所以台湾中油依照国研院太空中心提供的规格与指导,并整合台湾开发的复合材料与设备进行设计、分析与制作原型,再交由国研院太空中心对元件进行测试验证。
吴宗信则强调,尤其是卫星长期处於真空环境工作,除了向阳、背阳温差高达摄氏200℃之外,也容易受到太空辐射破坏,所以材料必须具备轻量、高刚性(低变形)及耐辐射的特性。但过去这些材料常受制於国外,如今在台湾中油投入研发、完成设计制作後,若能顺利通过验测,将会让台湾在卫星设计的自由度更高。
这段过程不仅是台湾太空卫星产业自主化重要的里程碑,台湾中油也将以研制高阶材料带动转型,为台湾的科技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在展示初步合作成果同时签署备忘录,即是国研院太空中心、台湾中油与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以实际行动展现可建立自主太空科技能量,且共同成就台湾太空科技产业发展的技术力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