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大國際研究機構都出具了最新一季的智慧型手機狀況,三星的整體表現並不如預期,而三星最新的財報也顯示了金雞母智慧型手機的表現也不如預期,很明顯的,素有「世界市場」之稱的中國大陸,並非如大家所想像中的美好。
|
(Source:Sumsung) |
在行銷與廣告預算上毫不手軟的三星,在中國大陸市場吃鱉,雖然說不意外,但從快速竄起的小米、聯想與華為這些手機業者們身上,其實不難看出,智慧型手機的零組件供應的成熟,加速了「高規低價」的思維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普及。
附帶一提,我們的宏達電在中低階市場也是採取同樣的策略,但這種作法,筆者在年初就已經提過,犧牲獲利來換取市佔率,不見得是聰明的市場策略,除非公司背後擁有相當雄厚的資金可供運作,否則這種策略無疑是玩火自焚,再者若沒有足夠的利潤來支撐研發,最後就會陷入惡性循環而無法自拔。
對小米有基本的了解的人就會了解,小米的獲利並不是來自手機本身的利潤,小米自己也強調自己是一間互聯網公司,這意味著大陸本身就是擁有獨特的市場區隔,這樣的市場區隔也造就了三星與宏達電等外來競爭對手至今無法在大陸拓展市場的原因。
另一方面,靠著大陸雄厚的市場基礎,這也使得大陸手機業者向海外拓展更加肆無忌憚,IDC最新一季的市場報告就已經告訴我們,聯想與華為已經進入了全球前五大智慧型手機品牌,樂金也僅排名第五,可以想見大陸業者們的野心之大。
問題是,三星要如何面對這樣的困境?
三星的確在軟體與生態系統方面作過不少努力,但最後幾乎都是以失敗告終,很明顯的是,Android的開源讓三星嘗到不少甜頭,但現在卻也開始吃了不少苦頭,因為硬體規格差異不大的情況下,軟體勢必是差異化的關鍵,但市場似乎就是買Android與iOS的帳,其他作業系統幾乎沒有生存的空間。
我們必須要注意的是,三星智慧型手機的背後零組件供應商,還是有很大一部份來自三星半導體的奧援,當然,有了高通驍龍處理器後,三星自家的處理器似乎就黯然失色了點。智慧型手機的積弱不振,也會連帶影響到這層關係,從集團策略來思考,三星的下一步,恐怕就必須得深思熟慮才行。
放棄智慧型手機是不是一條可行的路?如果是,那麼下一個足以支撐整個集團業務的市場又在哪?倘若放棄不是可行的策略,三星就必須思考智慧型手機下一個殺手級應用在何處?
筆者認為,放棄智慧型手機的策略對於整個集團來說,過於冒險,原因在於三星一向不是開拓新市場的科技公司,但是在快速複製與反應市場脈動方面,三星擁有相當快速的應變能力。所以為智慧型手機尋找下一個殺手級應用,或許是相對可行的路。
到目前為止,三星還是全球AMOLED領域極具份量的領導供應商,三星這幾年一直積極在設法將以AMOLED為基礎的軟性顯示市場化,但考量畫質與機構設計等問題,即便真能量產,短時間內似乎也找不到合適的應用情境讓消費者使用,但像是手環之類的產品,採用AMOLED或許是一條可行的路,透過穿戴式與智慧型手機之間的搭配,進而將使用情境最佳化,相信三星已經將這樣的想法納入研發之中。
另一種可能,就是強化與生態系統業者的合作,像是軟體層面的作業系統或是參與通訊協定的規格制訂,先前英特爾、博通與三星才宣布針對物聯網在開放源始碼進行策略結盟,若有辦法在網通協定方面取得一定的制空權,也許能讓三星在智慧家庭甚至是在未來的物聯網環境中,佔有一席之地,畢竟物聯網應用還留有相當多的想像空間,而智慧型手機本身,就具備了不少無線網通技術於一身,如何善用這些技術進一步與實際應用結合。
然而,由於硬體技術的成熟,也使得利用硬體電路來發揮創意的門檻大為降低,許多新創公司也紛紛冒出頭,三星的下一步,或許可以考慮採取併購方式,來為自已的產品應用加分,以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這應該也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