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低功耗MCU的另類思維:省下的電力可以作更多事
 

【CTIMES/SmartAuto 姚嘉洋 報導】   2014年05月23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6099】

穿戴式裝置發展至現在,雖然是相當火紅的題目,產業界對於穿戴式市場的看法仍然頗為分歧,但大致上可以確定的是,因應不同功能需求,在系統設計上所需要的元件性能也各有差異。儘管這是老生常談的一般說法,但說到底,還是有個粗略的脈絡可尋。

Silicon Lab資深應用經理劉斐中(攝影:姚嘉洋)
Silicon Lab資深應用經理劉斐中(攝影:姚嘉洋)

Silicon Lab資深應用經理劉斐中引用產業分析機構的資料表示,2013年穿戴式裝置的市場僅有80億美金,但來到2017年,將會一口氣達到200億美金之多。這些產品包括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智慧手環、手錶與眼鏡外,也包含了如耳機等之類的產品。而Silicon Lab的看法與眾多大廠頗為一致,穿戴式裝置的確算是物聯網領域中的一環。就系統設計的諸多因素上,大致可分為:電池壽命、外型大小、功能性、無線連結、快速導入市場與成本等六大因素。

當然,這些因素,產業界都相當熟悉。然而,劉斐中針對電池壽命這一點特別指出,如果在所有因素都相同的情況下,能省下更多的電力,我們能把這些省下的電力作什麼?答案是傳輸更多的資料。會有這樣的看法,原因在於,在資料傳輸量的提升之下,可以有效提升後續資訊判讀的正確性,進一步提升消費者對於產品的信心。

而Silicon Lab對於ARM架構的MCU所對應的穿戴式終端,也與其他業者有一致的看法,基本上,M0+就是相當基本的穿戴式應用而且是沒有顯示螢幕的,而M3就是屬於有螢幕,但螢幕小於以M4為主的穿戴式產品;至於M4就不用多說,不論是功能性或是螢幕大小皆是居於領先位置。而事實上,由於M4的運算能力相對較為突出,所以若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運算工作,而馬上進入休眠模式,這也是一種降低功耗的作法。

關鍵字: 穿戴式裝置  MCU  M4  M3  ARM  Silicon Lab 
相關新聞
[COMPUTEX] Arm:真正使Arm與眾不同的是軟體生態系
ST協助實現AIoT萬物聯網 遍布智慧化各領域應用
意法半導體RS-485收發器兼具傳輸穩定性與速度 適用於工業自動化、智慧建築和機器人
意法半導體推出靈活同步整流控制器 提升矽基或氮化鎵功率轉換器效能
笙泉與呈功合作推出FOC智慧型調機系統 實現節能減碳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STM32MP25系列MPU加速邊緣AI應用發展 開啟嵌入式智慧新時代
» STM32 MCU產品線再添新成員 STM32H7R/S與STM32U0各擅勝場
» STM32WBA系列推動物聯網發展 多協定無線連接成效率關鍵
» 以協助因應AI永無止盡的能源需求為使命
» 智慧家居大步走 Matter實現更好體驗與可靠連結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9.229.19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