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IEEE表決通過新版802.11n標準草案
 

【CTIMES/SmartAuto 王岫晨 報導】   2007年01月22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1300】

IEEE在2007年1月的例行性會議中,802.11n任務小組(Task Group)針對修改過後的802.11n標準草案進行討論,最後並做出表決通過新版802.11n標準草案(Draft 1.1),後續將進行外界意見徵求,針對Draft 1.1進行修改,再交由負責802.11x標準的工作小組(Working Group)評估審核,若獲得802.11x工作小組通過認可(Approve),則802.11n第二版標準草案(Draft 2.0)即可確立通過,並有機會交付通信投票(Letter Ballot),往標準最後確立作業階段推進。

802.11n第一版標準草案係在2006年1月出爐,迄今已滿1年,但因為業界對於802.11n標準技術規格仍有許多意見問題有待解決,先前在標準技術規格徵詢意見階段,各界所提出的意見問題數目一度高達1.2萬件,在大量技術意見問題需要討論修改的情況下,使得11n標準制定腳步進展緩慢,先前外界一度認為,以11n標準仍有多項技術規格意見有待整合的情況來看,恐怕在2007年上半仍難見到Draft 2.0順利出爐。

但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1月的IEEE會議中,802.11n任務小組針對其修改過後的標準草案版本進行投票,據了解,此次投票結果,共計有100人表達贊成同意此版本草案,5人放棄不表意見,而沒有人投票表達反對。WLAN產業界人士就此次投票結果來看,由於無人表示反對,因此幾乎是一面倒的贊成通過此11n標準草案版本,而此版本之所以能在第一線直接處理11n標準技術規格的任務小組中獲得近乎全數的同意通過,顯示先前多項有待整合或修改的技術規格意見已在任務小組中修改完畢或經過協調得到共識,這也有利於802.11n標準的制定進度加速進行。

由於提供既有WLAN共通性認證測試單位Wi-Fi聯盟(Wi-Fi Alliance)先前曾表示,將在802.11n標準草案Draft 2.0出爐後,以Draft 2.0版本為基礎針對11n產品進行互通性測試認證,也有多家晶片廠與設備廠商表示,Wi-Fi聯盟若對11n產品進行測試認證,則將可消除消費者對於11n產品效能、互通性等疑慮,並對11n產品買氣將帶來正面效益。

根據IEEE標準制定流程來看,目前由任務小組投票通過的11n Draft 1.1版本,將經過技術規意見徵詢修改後,交由802.11x工作小組評估審核,在獲得工作小組核可後,則更新版的11n Draft 2.0即算正式出爐,而Wi-Fi聯盟也可以此作為其後續提供測試認證的依據。

值得注意的是,工作小組在確立Draft 2.0版本之後,也將交付通信投票(Letter Ballot)以決定此版本是否能直接交給IEEE大會投票確認為正式標準,而通信投票的最低通過門檻為75%,也就是說,若Draft 2.0獲得超過75%的通信投票支持,則就無須進行新版本標準草案的修訂,直接可交由IEEE會員大會投票進行最後階段的802.11n標準制定確立。

業界人士表示,由於此次11n新版草案標準在任務小組投票階段獲得絕對多數的投票支持,顯示此一標準後續可能出現的技術規格意見歧異已較先前降低許多,這將有助於後續802.11n標準的確立進度,以目前技術制定時程來看,甚至或有機會讓802.11n標準確立的時間提前到2007年底前完成。

相關新聞
市場需求上升 全球半導體晶圓廠產能持續攀升
全球蜂巢式物聯網模組市場漸趨復甦跡象
亞東工業氣體碳捕捉設備落成 助力半導體先進製程
意法半導體於義大利打造世界首座一站式碳化矽產業園區
工研院攜手產學研前進歐盟 參與國際6G網路通訊大會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STM32MP25系列MPU加速邊緣AI應用發展 開啟嵌入式智慧新時代
» STM32 MCU產品線再添新成員 STM32H7R/S與STM32U0各擅勝場
» STM32WBA系列推動物聯網發展 多協定無線連接成效率關鍵
» 開啟邊緣智能新時代 ST引領AI開發潮流
» ST以MCU創新應用潮流 打造多元解決方案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88.109.205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