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透過5C架構 判斷工業4.0架構層級
 

【CTIMES/SmartAuto 王明德 報導】   2018年12月26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5679】

工業4.0是製造業近年來的重要趨勢,而製造業要審視本身在工業4.0中所站的位置,則可透過訊息物理系統(Cyber Physics System)當中的5C架構來進行評判標準, 5C架構從最底層初階技術至最高層高階應用共可分為五個能力組成,分別是連結(Connect)、轉化(Covert)、虛擬(Cyber)、感知(Cognition)以及自我配置(Configure)。

/news/2018/12/26/1931399160S.jpg

第一階段的連結,最主要是整合OT與IT系統,透過聯網技術讓機器與機器間能夠互相通訊、進行串聯。其次是轉化,這階段是讓設備機台在初步的連網後,將擷取到的資訊轉換為具有分析價值的數據資訊,例如設備的失效或良率的分析。其中,設備端點須具備分析、智慧化的能力是這一階段中非常關鍵的能力。在第三個階段虛擬中,則是強調虛擬化的數位雙生(Digital Twins),在所以機台都連網之後,形成另外一個虛擬、同步化的工廠運行,而其數位工廠具備感知、預測能力,可預測「非計畫內」的設備故障,當故障訊息被數位工廠擷取後,更可以模擬接下來如何執行最佳化的重新排程。李立仁也舉例,像日本近年就非常致力於推動數位工廠的運行。

至於第四層感知階段,主要則是導入如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一系列的人工智慧技術,讓機器可自我學習、進化,並從大數據分析中不斷進行推算與模擬,進而在設備端預防機器故障與良率不佳的狀況。最後一個階段自我配置,則是能夠機器能夠藉由感知、學習的結果,以自主的方式改變機器設備的設定,就好比自動駕駛的概念,利用系統對環境變化的判斷與分析自動更改執行命令。而工廠的機器同樣也能夠根據感測系統、訂單需求等的變化重新排程,訂立最佳化的結果,這也是目前工業4.0追求的最高層級。

透過不同階段的認知,製造業即可掌握目前自身系統所在的位置,並根據自身問題,不斷的嘗試、修正與導入,企業就可在有限的成本與風險下逐步轉型,維持市場競爭力。

相關新聞
半固態電池裝車量緩步上升 預估2027年滲透率破1%
荷蘭新創突破矽陽極電池技術 提升鋰電池壽命與耐用性
日本政府批准新一波投資法案 助力Rapidus打造2奈米晶片產線
時機大好? 中國電動車巨頭進軍人形機器人市場
中小企業延續投資台灣 擴大智慧製造場域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多功機器人協作再進化
» 創建人本淨零永續商業模式
» 感測器融合:增強自主移動機器人的導航能力和安全性
» 生成式AI為製造業員工賦能
» IEK CQM估製造業2025年成長6.48%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24.63.20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