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份的COMPUTEX落幕之後,儘管ARM仍然聲稱英特爾不是ARM的競爭對手,即便在商業模式上,雙方有著相當大的落差。但事實上,到了現在,ARM與英特爾之間的火藥味還是相當的濃厚,甚至競爭的程度也不斷在激化當中。理由在於,雙方的戰場已從既有的行動運算延燒伺服器與物聯網市場,雖然雙方並沒有在這些領域直接隔空叫陣,但是直接踩線的動作,卻可以從雙方所發佈的新聞稿中,略知一二。尤其是ARM,其動作更為明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
ARM在64位元市場的努力,如今已開花結果(圖:ARM) BigPic:480x359 |
就ARM在伺服器領域的發展歷程來看,早在Cortex-A50系列的處理器尚未發表之前,ARM就與嘉協達合作,以Cortex-A9處理器核心成功搶下伺服器市場的灘頭堡。在這段時間的前後,ARM與AMD也同時也成為HSA聯盟的一員,雙方就異質處理上展開共同合作。
爾後,64位元架構的處理器核心,A53與A57發表之後,約莫一年左右的時間,台積電便以16奈米FinFET技術讓A57核心進入到測試晶片的階段。果不其然,近期AMD也發佈了未來的嵌入式處理器藍圖,以代號「獵鷹」為名,ARM的Cortex-A57終於出現在AMD的產品線中,而該款處理器也包含了乙太網路與PCI Express Gen3規格,這也不難想像該處理器所聚焦的終端應用為何。
至此,AMD與ARM的合作終於開花結果,儘管ARM在64位元領域還算是新手,英特爾仍然獨占鰲頭,但在這兩三年的努力下,有了這樣的成績,相信很難不讓人注意到ARM在64位元領域的動向。
以這樣的發展歷程來看,ARM至少在伺服器領域花了三至四年的時間,才有了這樣的成果。
然而,ARM的野心卻又不僅僅於此,今年的COMPUTEX,ARM罕見地推出影像處理器核心Mali-V500,日前又大動作併購了Cadence的PANTA顯示處理器核心,所聚焦的仍然是ARM所拿手的行動領域。此外,ARM也併購了在物聯網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業者Sensinode Oy,在物聯網領域取得一定的制空權,再加上ARM在M系列處理器在嵌入式與物聯網領域又有著相當的市占率,這都不難看出,ARM在影像與物聯網領域已開始有相當積極的動作。
事實上,產業界大體都認同物聯網與巨量資料會是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不論是ARM或是英特爾其實都有佈局,只是現階段來看,雙方的表現各有優劣。但若照ARM在伺服器領域發展的速度來看,再加上ARM慣用的「完整的生態系統」策略,對ARM而言,只要有心,不論是哪個市場都可以攻得下來,差別只在於的時間的早晚而已,行動運算是如此,MCU市場採用ARM架構的比重也愈來愈高,MCU市場也是同樣的情形。
可以預料的是,ARM與英特爾之間的戰場將會持續擴大,隔空叫陣的情況也會漸漸增加。但這當中,我們從ARM身上所學到的是,不論花費的時間多少,只要方向正確,只要肯努力,就會開花結果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