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支付快速發展,從最初的簡訊傳輸交易、到手機瀏覽器(WAP)付費,到NFC近距離付費,已開始成為全球智慧手機用戶生活的一部分。根據Gartner市調資料預估,2012年行動付款交易金額將達2450億美元,相較於2010年的320億元,呈現跳躍性成長。
全球各家廠商早已看準此項商機,紛紛敲響戰鼓,推出各種行動支付服務平台。繼2011年5月Google推出Google Wallet之後,據傳APPLE也積極搶進「iWallet」,目前已獲得美國商標專利局NFC相關授權,未來用戶可望透過內嵌NFC晶片的iPhone以及iTune帳戶中的信用卡資訊,進行線上付款。
Opera日前推出行動支付交換機制(Opera Payment Exchange, 簡稱OPX),讓全球超過1.6億的Opera Mini使用者,能夠透過OPX完成交易,並擁有一個安全可靠的行動付款經驗。另外,美國三大電信商(AT&T、Verizon與T-Mobiles)也合資成立ISIS聯盟,打造自己的行動支付平台。
至於澳洲,澳洲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 Australia)與MasterCard合作,推出電子錢包服務平台,讓客戶經由內嵌NFC晶片的iPhone下載軟體Kaching,進行線上付款。
根據調查顯示,目前英國約有4500萬人使用手機,其中49%的用戶每三個月會使用手機購物,足見英國行動支付的需求。因此,巴克萊銀行(Barclays Bank)推出iOS、Android和BlackBerry作業系統的行動付款app「Pingit」,讓用戶可以透過此應用程式,每日可交易最多300英鎊(470USD)。
隨著ISIS聯盟與Google積極推動相關平台服務,行動支付市場已被視為帶動零售業商機的一大趨勢,希望未來能夠儘速完成相對應的安全技術升級,以全面應對行動支付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