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工研院掀起空間改造風潮 帶動創新活力
 

【CTIMES/SmartAuto 王岫晨 報導】   2007年07月02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5917】

一向給人嚴肅印象的工研院院區,在一連串改造之後變得很不一樣了!工研院自2004年開始進行的空間改造活動,與建築師及藝術家合作,融合視覺美學、組織管理精神及環保理念,營造活力及人性化空間,不僅為舊建物賦予新生命,更促使美學與科技振盪交流,使研發同仁有一個更開闊自由的創意環境,期許激發更多的創新成果。

工研院院長李鍾熙認為,有一流的研發環境,才能產出一流的科技創新,因此,積極塑造嶄新、有活力的工研院。在2004年即成立「空間改造委員會」,邀請前智邦副總經理林子超擔任顧問,進行全院建築資源整合,逐年推動各項空間環境的改造。整體改造理念以「More than office」為主,目的在創造富人性及符合生態的永續空間,讓工作能與生活相合。在辦公空間方面,則運用穿透感的設計,打破傳統隔板藩離,增加空間的流通性;由於空間透明,互動自然增加,有助於懈下彼此心中藩籬,意見自由交流,自然能激發更多創新研發。此外,在設計上也多引用戶外光源,達到環保節能效果。

最早進行空間改造活動的單位為創意中心,以行動辦公室設計概念,徹底解構空間用彈性靈活的空間組合方式與中心的創意文化互相呼應,讓空間設計的意涵反映創意工作的精神。創意中心的辦公室也是藝術創作發源處,單調的穿廊可變身為創作大街,而滑動的隔間牆也隨意組合為會議室,意見能自由交流,個人辦公空間可將5個完全行動辦公物件,隨意組成2-5人的工作討論小組,進行開放性互動多元的交流。

座落在21館產業學院以穿透感為設計主題,整合建築體與戶外關係,大量使用落地窗,營造建築輕巧之感,打破嚴謹的室內外界線,讓自然光源與綠蔭得以穿透至室內,使人可以隨時親近大自然。這樣的改造,讓30餘年的舊建築煥然一新,成為一個具開放、明亮、彈性的學習環境。而該館前的草坪也變身為標準壘球場,具有壘球、足球等多樣性活動使用功能,提供同仁壘足球等運動的練習及增加戶外休閒活動空間。隨後51館2-4樓會議室、台灣第一的軟電量產開發實驗室、光復院區、53館餐廳及工研院西大門也改造完成,將建物融入視覺美感,塑造活力及幸福感,帶動員工工作士氣。

甫於6月25日落成的西大門即以輕盈通透的材質表現科技感,展現展翅高飛、昂首向前的形象,並整合地形地貌,塑造綠意美感及入口開闊、舒暢的空間質感,夜間透過燈光照明設計,成為竹東地區夜間新光芒。工研院院友會,透過公共藝術品徵選,捐贈工研院象徵工研院無私分享的精神,以階梯作嫁為產業科技開路做先鋒的「任意門」藝術品,融入工研院創新開放的空間及自由環境塑造設計意念。

關鍵字: 工業技術研究院 
相關新聞
工研院發表2018產業關鍵趨勢彙報
面對中國 台灣醫材未來在哪裡?
從智慧邁向物聯網(2)雲端智慧社區成形
主打車網 伽利略創新實作大賽起跑
工研院發表全球第一片「單層」彩色電子書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打開訊號繼電器的正確方式
» 生成式AI助功率密集的計算應用進化
» 台灣AI關鍵元件的發展現況與佈局
» AI帶來的產業變革與趨勢
» 你能為AI做什麼?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91.8.216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