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產品 /
TI新型USB Stick開發套件問世
 

【CTIMES/SmartAuto 劉筱萍報導】   2007年09月21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5596】

德州儀器(TI)發表一套結合超低耗電MSP430微控制器及無線通訊功能的嵌入式系統設計套件,可進一步簡化低耗電無線系統開發作業。這套單價49美元的eZ430-RF2500開發套件具備USB Stick外形,還提供兩張具有無線射頻功能的微控制器目標板和一組PC除錯界面,可獨立執行無線應用開發專案。如今,廠商將更容易開發各種低耗電無線系統,包括感測與計量、家庭保全與自動化、醫療和其他創新應用。

在郵票大小的目標板中,eZ430-RF2500開發套件提供MSP430微控制器和2.4GHz低耗電無線射頻收發器編程需要的所有硬體和軟體,包括程式設計和現場應用操作與測試等各種功能,為設計人員規劃出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

只要將USB Stick開發界面插入電腦連接埠,就能直接連接eZ430-RF2500T微控制器/無線射頻目標板,不需安裝任何驅動程式。eZ430-RF2500套件包含兩張目標板,提供開發人員必要的無線網路功能。這套工具還包含1個電池組(4號電池),可支援目標板做為獨立系統得以自行操作;標準通孔接腳的連接器則能使外部零件或現有系統更容易和目標板連接。這些目標板還包含2個顯示系統動作的可編程LED、1個切換界面的可編程反相按鍵、以及1個會在電力不足時重設MSP430的零功率停電偵測器。

eZ430-RF2500T目標板包含1個MSP430F2274微控制器和1個CC2500射頻收發器,兩者都是TI產品。MSP430F2274微控制器採用16位元RISC架構,並能透過內部32KB快閃記憶體和1KB RAM記憶體處理大型程式和資料。MSP430F2274還整合多種高效能類比功能,例如1個取樣速率達200kSPS的12位通道10位元類比數位轉換器。其他晶片內建週邊包括2個運算放大器以及UART、SPI、I2C和IrDA等通訊功能。這款微控制器提供5種低耗電操作模式以實現最大電源效率,還可在1μs內從待機模式迅速回到正常操作模式。CC2500是高整合的多通道射頻收發器,專為使用2.4GHz ISM頻帶的低耗電無線應用所設計。這顆元件內含1個自動化封包處理引擎,資料速率從1.2到500kbps。

eZ430-RF2500套件包含無線MSP430應用程式設計所需的所有軟體,USB開發界面則提供在目標板上執行仿真和除錯所需的硬體。使用者可在IAR Embedded Workbench整合開發環境或TI的Code Composer Studio Essentials整合開發環境撰寫及下載程式,再讓應用以實際速度運作,並透過硬體中斷點和單步執行等方式進行除錯,完全不需額外的硬體資源。這組套件的軟體包含低耗電無線射頻網路協定堆疊和硬體抽象層,協助工程師迅速完成無線系統的設計和原型製造。另外,這組套件還包含一個藉由無線感測器網路測量溫度與電壓的完整應用範例,以及所有工具和軟體的相關技術文件。

關鍵字: TI(德州儀器, 德儀I/O界面處理器  微控制器 
相關產品
貿澤電子已供貨TI AM68Ax 64位元Jacinto 8 TOPS視覺SoC處理器
TI全新隔離裝置產品組合 可將高壓應用使用壽命延長40年
貿澤攜手德州儀器推出最新電子書 克服都市空中運輸挑戰
TI全新濕度感測器 提供可靠度,可有效耐受汙染物與嚴苛環境
貿澤電子供貨TI DP83TD510E乙太網路PHY用於大樓和工廠自動化
  相關新聞
» ST協助實現AIoT萬物聯網 遍布智慧化各領域應用
» 工研院攜手聯發科開創邊緣AI智慧工廠 整合平台降低功耗50%
» 製造業Q1產值4.56%終結負成長 面板及汽車零組件製造創新高
» 貿澤電子即日起供貨用於超音波成像系統和海上導航的TI TX75E16發射器
» 晶創台灣辦公室揭牌 打造台灣次世代科技國力
  相關文章
» 以爆管和接觸器驅動器提高HEV/EV電池斷開系統安全性
» 低 IQ技術無需犧牲系統性能即可延長電池續航力
» 以霍爾效應電流感測器創新簡化高電壓感測
» 以固態繼電器簡化高電壓應用中的絕緣監控設計
» 以半導體技術協助打造更安全更智慧的車輛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5BZQJFESTACUKE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