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布局2020,抢占科技蓝海新商机
别被不景气遮蔽了视野

【作者: 籃貫銘】2012年01月06日 星期五

浏览人次:【9629】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所有辉煌的过往,都已不复存在,曾经我们自豪的产能与产量,如今成了反噬我们的巨兽,一口一口吃掉我们胼手胝足建立起来的基业。 DRAM、面板、LED、太阳能,这些过去我们骄傲的世界第一,现在是压着银行与政府喘不过去的庞大负担。状况好些的业者,营​​收停滞不前;营运不善的,则是业绩对折再对折。看着一蹶不振的获利,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大环境使然,还是我们真的技不如人?


我们必须找出对策,而且刻不容缓。


走出去,世界就是你的!

身为电子产业的媒体,CTimes对于产业的困境也感同身受,陪伴产业走了二十年的情感,不断地提醒着我们,是该为产业做出贡献的时候。因此,CTimes在成立二十周年之际,特别举办了《2012电子科技展望高峰会》。


本次的活动,共邀请了14位各别来自产官学研的先进人士参与,共同针对台湾电子科技的政策、技术与市场策略发表精辟的见解,希望透过全面、整体的讨论,来为电子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观点与解决之道。


CTimes社长黄俊义在开幕致欢迎词时,以「走出去,世界就是你的!」为题,期许业者能够以开放的胸怀,来突破自身的瓶颈。他表示,CTimes零组件杂志创办20周年之后,电子产业面临另一个风起云涌的时刻,电子科技的发展,将不再局限个别技术的领先,而是要透过整合应用来达到创新的价值。因此,未来产业中不管任何领域、任何角色的从业者,都应该对电子科技的技术与市场做全盘的了解,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未来是一个『大C』的世代。」黄俊义说道。


他表示,C代表的不仅是3C整合成一个大C,同时也是Cloud云端的连结应用与虚拟整合。为此,身为C世代媒体的 CTimes责无旁贷,将从2011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年度的《电子科技展望高峰会》论坛,集合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或热门议题来展望新的技术与市场。


他也在会中提出一个全球化333策略(三方、三赢、三合),勉励所有的业者,都应秉持着开放性的学习型组织,来达成知识经济的目标。


「以前我们都说是Win-Win,但未来是Win-Win-Win的时代。」黄俊义强调,只有透过多方合作与互助,来取代更激烈的竞争与厮杀,才能早日走出景气低迷的局面,并创造更多的获利。


从效率驱动,到创新驱动

两兆双星产业,从一个成功政策,一下子变成4大惨业之首,除了纾困和催促整并之外,大家更想知道政府的下一个产业政策会端出什么?另一方面,面对韩国的强势进击,政府口袋里又有什么样的灵丹妙药?所有的人都拭目以待。


「创新,是台湾未来的竞争力核心。」,经济部技术处科技专家詹文鑫引苹果成功的例子,说明台湾将不能再走过去以大量生产为主的产业模式,而是该以系统整合、发展工业基础技术,以及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为发展主轴。



《图一 全球趋势环境总指针》
《图一 全球趋势环境总指针》

他表示,目前产业现况不好,许多人都把矛头指向台湾的产业,缺乏技术独立与创新的能力,但事实上,根据OECD的统计资料,台湾研究人力密度居全球第四名,仅次于冰岛、芬兰、丹麦;而台湾的研究人力密度,也由2005年每千位就业人口之8.94人,增至2009年的11.60人,逐渐超越日本、韩国、新加坡。所以台湾的技术实力,正逐年增加。


虽然技术实力提升,但台湾的产业荣景却未能相应提升。以平面显示器与半导体产业为例,就因无法掌握材料与设备,因此限制了发展空间。詹文鑫表示,台湾早期在发展半导体产业时,以承接美日制程及设备技术为主,并连同材料一起引进,这造成了业者采用台湾材料的意愿偏低,而长期下来,台湾自己的材料与设备商因缺乏业者的支持,其技术能力便与国外差距扩大,而失去了自主独立的机会,最终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


至于资通讯产业终端产品,也因以OEM/ODM为主,产品的规格由品牌商制定,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能力大受限制。


而为了从效率驱动走向创新驱动,经济部技术处提出了系统、工业基础技术,以及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三项产业发展政策。在系统发展政策方面,具体的项目有软性电子与显示、3D IC、云端运算、以及智慧联网;工业基础技术方面,则是以发展半导体制程设备,和高阶量测仪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方面,则是期望透过更多元、更具活力的科专专案,来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图二 经济部技术处科技专家詹文鑫》
《图二 经济部技术处科技专家詹文鑫》

产官学跨领域合作,打造创新应用平台

虽然台湾整体的研发投资金额已逐年提高,但投入研发的项目过度偏重在科技制造业上,造成人才与资源过度集中,间接减缓了其他产业发展的速度,而没有其他产业的融合与刺激,让台湾整体的创新力道明显不足,这也是台湾目前发展异业合作与跨领域创新的一大隐忧。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光靠政府或业者,只有透过产官学的合作,共同建立起上下游整合的应用生态系,并结合文创内容与服务,才能把台湾电子科技产业再往上提升一个层次。


「台湾最大的机会与挑战,在于重新定义与了解人心,以及如何利用科技的挹注,来达到触动人心的目的。」工研院IEK主任苏孟宗说。


他并引用贾伯斯推出第一代苹果电脑时所说的一句:《如果我们能洞悉消费者的需求、感觉和动机,就可以生产出他们想要的东西。 》借此强调,只研发科技技术并不足够,还必须精确掌握消费者的需求,两者相加才是在消费市场成功的要件。


「我们都只知道消费者需求,但对消费者的感觉和动机却不了解,这就是为什么苹果能够领导市场的关键。」苏孟宗说。


《图三 工研院IEK主任苏孟宗》
《图三 工研院IEK主任苏孟宗》

而要达成这项目的,苏孟宗建议产官学界应该共同来发展「应用生态系」的新思维。他表示,台湾在1970年到1990年这段时间内,已经建立起掌握原料、关键零组件和生产管理等核心能力;而1990年到2010年间,又发展出强大的产业供应链,接下来的20年,将是发展系统平台、App加值应用、营运服务与在地文创的应用生态体系的时代。


「要从产业链,变成产业网。」苏孟宗进一步解释。


他表示,应用体系是产业点、线、面的整合。点的部分,就是强化基本的竞争能力;线是连结产业聚落;面则是将前两者串起,发展出整合的应用系统与服务。透过这样的连结,把产业上中下游都带动起来,让制程材料、零组件、终端产品、应用平台与服务彼此加乘,发挥整合的综效。而其中,产官学界的跨领域合作与对话,将是成功与否的最大挑战。


总体环境驱动,布局2020年蓝海商机

除了政府政策必须到位之外,想要突破当前的产业困境,长远的布局与宏观的视野,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尤其是台湾企业长期以来,都有太过短视的缺点,对于中长期的投资策略总是显得保守。因此,能否跳脱出目前的思考框架,并正确掌握住未来的环境趋势,将是台湾电子产业突围成功的关键所在。


「国际竞争力的高低,决定了获利率的高低。」资策会MIC所长詹文男一语道破当前产业获利低迷的原因所在。


詹文男表示,并不是每一家电子公司都是「茅山道士」。以台积电为例,同样是属于“代工”的公司,但他们获利率依然维持在20~30%,原因就在于他们具备核心竞争力,别人很难取代;又如组装飞机的波音公司,能与之竞争的企业更少,因此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就非常强势。


而除了培养市场独占力之外,积极开创新的商机,也是目前产业急需突破的一环。不过詹文男提醒业者,「光靠技术并不足够。」还要搭配整体的商业模式与多方面的经营来进行,而要达成此一目的,看清楚未来的“形”与“势”就非常重要。


《图四 资策会MIC所长詹文男》
《图四 资策会MIC所长詹文男》

「从现在到2020年会有什么样的趋势?你应该去观察。」詹文男建议电子产业应以2020年的总体环境趋势,做为发掘下一波蓝海商机的观察基础,他同时提醒业者,不要以为2020年看起来还早,其实转变已经开始了,布局现在就要启动,其中一个最大的方向,就是「人口规模与结构的改变」。


人口规模与结构的改变,将衍生「老年化」与「少子化」两个主要的趋势,而造成的社会环境转变,就是医疗照护需求的大幅增加,以及家庭生活型态的改变,在具体产业面上,老人照护和一人家庭(单身)相关的产品与服务,就会是未来的一大热门商机。


詹文男并提出一个GREAT的市场策略,他解释道,G是Green,是节能、健康、照护、安全而舒适的绿色概念;R是Real,是拟真的科技应用体验需求;E是Ego,为个性化的主张与设计;A是Autonomy,是自律、学习、成长与进化;最后是Transformation,是食(生技/医疗)、衣(轻薄/流行)、住(社会/照护)、行(汽车/交通)、文化(数位典藏)等跨领域的资讯电子技术应用与普及。


他认为,从现在到2020年,资讯电子产业将会以这五大面向为主轴来发展,政府与相关业者都应该及早布局,抢占可期的蓝海商机。


结语

台湾技不如人吗?当然不是! 37家的跨国企业选择在台湾设置研发中心,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背书,这是我们的优势,但却也是必须打破的迷思。就因为过去我们太过于追逐技术,而忽略了文创、软体与服务的重要性,这让我们在现今强调整合的世代里,失了先机。


但我们仍有机会赶上。


「连结科技,触动人心。」是CTimes的宗旨,也是举办《2012电子科技展望高峰会》的目的,我们殷切的期盼电子产业的相关从业人员都能够意识到,人,才是主角,科技只是桥梁。未来的商机不是只求技术领先,而是以人为本,同时兼顾环保与品质的“人性化”产品。当然,这不是一蹴可及,必须开放,必须深耕,所有的人都要一起努力。


相关文章
M2M应用快速拓展
不做第一 要做唯一
台湾电动车发展关键策略
iPad到底要打谁?
开创MEMS手持装置应用新局!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台湾PCB产业南进助攻用人 泰国产学合作跨首步
» AI推升全球半导体制造业Q3罕见成长 动能可??延续至年底
» 中国科学家研发AI驱动系统 加速微生物研究
» 澳洲UOW大学获资助开发量子成像系统 革新癌症放射治疗
» 无人机科技突破:监测海洋二氧化碳的新利器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52.14.209.100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