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新創自研AR/VR開發平台有成 推動產業共創模式
專訪米菲多媒體創辦人暨執行長盧俊諺

【作者: 吳雅婷】   2020年09月23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4113】

虛擬與擴增實境技術持續發酵,面對沉浸式體驗的應用開發需求,台灣新創團隊米菲多媒體成功研發出AR/VR創作與體驗平台MAKAR,自2016年成立以來,已累積逾300件使用案例,並持續發散相關專利技術的應用。


進入數位化與智慧化時代,許多新興科技的應用源頭正導向資料的生成,不論是AI模型訓練,還是大數據分析,顯而易見,資料將是推動多數技術應用的關鍵主力,而這個產業發展特性,其實也顯現在虛擬實境(VR)與擴增實境(AR)市場上。


身為台灣AR/VR產業的新創團隊,米菲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MIND & IDEA FLY CO., LTD.)便發現,要推動AR/VR技術邁向普及化應用,就必須激發該技術發展所需的資料生成動態性,也就是創造更豐富、簡易且快速使用的圖像、影音等可視化素材,以及更重要的—建立一個具備編輯與互動式應用功能的整合平台。


因此,米菲多媒體創辦人暨執行長盧俊諺與其他三位共同創辦人於2016年成立了米菲多媒體,四人攜手分別投入美術設計、電腦視覺技術開發、軟硬體整合以及數位行銷等專業領域,隨後推出AR/VR編輯器與應用程式MAKAR—意指AR MAKER;該開發平台至今已經邀集多達兩萬位的線上開發者,並成功建立超過三百件企業與教育界的應用案例,持續推廣台灣本土研發AR/VR技術的多元應用。



圖一 : 盧俊諺(左二)與其他三位共同創辦人集結各自的專業,於2016年成立了米菲多媒體,致力於推廣台灣本土研發AR/VR技術的多元應用。(攝影/籃貫銘)
圖一 : 盧俊諺(左二)與其他三位共同創辦人集結各自的專業,於2016年成立了米菲多媒體,致力於推廣台灣本土研發AR/VR技術的多元應用。(攝影/籃貫銘)

談到創業背景,盧俊諺侃侃而談。他分享當年觀察到2010年代初期手機應用需求竄升,到2014-2016年間全球市場出現了第一波AR的大規模投資,相關的手機APP數量在Google Play上從幾十個飆漲至幾千個,他便決心要深耕AR/VR技術,推動全新的人機互動模式。


建構水平式平台 拓展多元開發與應用

「我們的目標就是讓所有網站都可以成為AR/VR的入口。」盧俊諺滿臉熱忱地說道。


他進一步分析,以往基於AR/VR技術的科技公司多半會採用推出產品或執行專案的營運模式,且多半鎖定垂直產業應用;盧俊諺認為,以AR/VR技術具備的應用潛能與技術深度來說,這樣的發展方向是正確的,但他也發現,越來越多的科技應用正走向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模式發展。


原來,曾在遊戲設計公司從事研發工作十餘年的盧俊諺,長期以來都在關注著運用電腦工具進行設計的市場動態。他舉例,像是著名的網頁設計工具WordPress和Wix,皆是以平台的形式提供技術與服務支援。


「C端化(to customer)的世界一定會到來。」盧俊諺說道。


確實,在個人電腦與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普及化時代,不論是產品性價比或裝置功能性皆已大幅提升,數位內容的產出正從一般的個人裝置,滲透至各式產業應用當中。對於以資料為本的科技應用來說,那句「給魚,不如給釣竿」的陳腔濫調卻剛好變成產業的永續經營之道。


盧俊諺也坦言,雖然以專案為基礎可以維持營運,但要長遠規劃企業的商業模式卻不容易,尤其在台灣內需市場,能夠流動的資金有限,且垂直產業當中的專業分工細瑣,因此,模組化和客製化需求將不再是市場主流,經營平台才能激發成長動能。


他進一步分享,創業時他發現,對於AR/VR應用的開發者來說,不論是消費者(C端)或是企業(B端),他們雖然擁有Epson或HTC等大廠推出的AR/VR硬體,但都面臨了缺乏相應的開發環境與設計資源的問題。


市場上沒有針對AR/VR技術的編輯軟體與體驗應用程式,就無法沒辦法運用AR/VR裝置並創造互動式體驗,遑論去進一步達到宣傳、優化服務或技術支援的效果。


因此,米菲多媒體也積極朝向滿足市場現有需求的方向進行研發,趁勢活化AR/VR技術的應用需求,並提升台灣自研AR/VR平台的能見度與實用性。目前其主要的應用案例來自業界大型活動或大專院校的產學計畫,例如展覽、不定期行銷專案等,另一方面則著重在去(2019)年課綱改版後,台灣國中小學特別看重的資訊素養培育課程。



圖二 : 米菲多媒體的水平式AR/VR開發平台整合了創作沉浸式應用所需的軟硬體與服務支援,持續提供台灣中小學孩童學習AR/VR技術的優化環境,簡易的操作介面開放人人都能創作內容。(soure:米菲多媒體)
圖二 : 米菲多媒體的水平式AR/VR開發平台整合了創作沉浸式應用所需的軟硬體與服務支援,持續提供台灣中小學孩童學習AR/VR技術的優化環境,簡易的操作介面開放人人都能創作內容。(soure:米菲多媒體)

「水平式平台除了更能實現不同應用,進一步吸引更多用戶之外,還能即時回應市場動態發展下的開發需求,拓展營收來源與商機。」盧俊諺進一步解釋。


他舉例,現代手機使用者對於下載應用程式的偏好程度不高,這也反映在2017年全球爆發的那波Web AR開發熱潮,而身為平台式經營者,MAKAR新創團隊具備高度發展彈性與效率,除了每年投資近千萬在研發工作上,更已推出Web AR/VR解決方案,持續更新自研平台所支援的技術與服務。


談到自家團隊創建平台與開發技術的心歷路程,盧俊諺更是熱情分享,他其實也是出身自師範體系,專攻美術設計領域,因此,對於台灣教育環境現況與未來發展需求,皆頗有感觸。因此,除了持續開發AR/VR技術,如何引領台灣未來科技人才投入開發並推廣應用,也是他當初看好以水平式平台經營的原因之一。


AR/VR技術的發展仍在發酵,他也透露:「Web AR的市場需求很可能在這兩年爆發一波成長,開發平台來培育台灣未來莘莘學子的科技素養,也是他們新創當初成立的初衷。」


放眼國際供應鏈 台灣新創堅持掌握關鍵技術

「AR/VR技術可以解決很多問題,而我們要實現的,就是讓開發者可以自行開發,透過在台驗證的案例,把台灣掌握的核心技術推廣至國際市場。」—米菲多媒體創辦人暨執行長盧俊諺

秉持著發散AR/VR應用的信念,米菲多媒體團隊深具獨到見解,而要實現這個願景,執行長盧俊諺點明,其實就在於掌握核心技術。


他表示:「以新創來說,我們採取的開發模式有些不同,四位創辦人專攻不同領域,從像是圖像掃描和定位等電腦視覺技術,到Web AR、應用程式介面設計等軟硬體整合工作,我們提供的前後端解決方案完全都由自行開發,因為掌握核心技術才能深耕供應鏈,在國際市場扮演整合的角色。」


談到技術,不免讓人聯想到人工智慧、5G等現今最熱門的新興技術,盧俊諺也坦言,開發AR/VR應用的難題之一就是硬體問題,以目前主流的手機規格來說,其實還未全面支援AR應用的一些必要功能,例如同步定位與建圖(SLAM)技術。


他進一步解釋,AR/VR應用很多時候要運用Google或Apple提供的行動裝置服務,雖然這兩家指標性的手機大廠也各自投入相關開發工作,但最快還要兩至三年,才能在硬體上看到實際做了哪些更新。


這時候,結合AWS雲端服務的水平式開發平台就能展現靈活地與時俱進的好處。「展望未來,或許未來行動裝置的AR/VR應用服務提供的接口並不是在MAKAR平台,但要實現沉浸式體驗,我們的開發團隊仍會掌握所需的相關編輯、影像識別掃描與使用者介面設計的技術。」盧俊諺說道。


米菲多媒體目前也已申請到三項專利,持續深化台灣在AR/VR軟硬體開發上的實際影響力。


推動產業共創模式 實現科技生活


圖三 : 米菲多媒體以創新AR/VR技術及開發平台,獲選加入亞太電信「5G創育加速計畫」,攜手合作捕獲更多5G商機。(source:米菲多媒體)
圖三 : 米菲多媒體以創新AR/VR技術及開發平台,獲選加入亞太電信「5G創育加速計畫」,攜手合作捕獲更多5G商機。(source:米菲多媒體)

回到AR/VR應用的最終使用者,盧俊諺表示:「建立更直觀、便利和快速使用的平台,能夠讓更多人了解AR/VR,並進一步刺激開發需求。」


隨著5G商用服務開展,AR/VR觀眾就能更快速從設計端取得其創作的內容與服務,應用開發者也能借助這波商機,以AR/VR技術優化並宣傳更多服務。


盧俊諺指出,演唱會、遊戲等娛樂產業的效益將會優先浮現,而以企業用戶來說,電信商和硬體商也能透過結合產品介紹、行銷活動、內部教育等內容,延伸服務範疇,進而聚集更多受眾。


作為平台式解決方案供應商,米菲多媒體持續鼓勵開發者創作,並優化終端應用的使用經驗,號召不同產業運用AR/VR技術,共創未來商機。


相關文章
不只有人工智慧!導入AR與VR,重塑創客的自造方式
觸覺整合的未來
MR整合現實與虛擬 創造元宇宙數位生態系
技術預測:2022年及更遠的未來
「元宇宙」是蝦毀?數位金融才是真正的大餅!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2024國家藥科獎揭曉 醫材軟體研發見碩果
» Molex莫仕使用SAP解決方案推動智慧供應鏈合作
» 拜耳與微軟合作推出針對農業的生成式AI模型,進軍智慧農業市場
» 企業永續資訊揭露為接軌國際市場的準則
» UL Solutions針對AI技術裝置提供標準化評級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16.23.59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