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从矽谷看「台湾观点」
 

【作者: 歐敏銓】2003年04月05日 星期六

浏览人次:【5407】

上(二)月底有幸获邀到矽谷参加了一场电子产业的高峰会,三天的议程下来,或许并不能如会议主题所订的:“Leading the Recovery”(领导产业复苏),但确实有助于厘清一些可行或难料的发展,例如在高阶制程的发展下,不论IDM或Fabless的厂商皆认同SoC系统单晶片为大势所趋;至于应用面上,TCP/IP已是通讯标准的最佳选择,只是谈到无线市场,则仍存在不少非技术性的瓶颈。


在议程内容的部分,笔者会在另外两篇特别报导中做探讨,这里且来谈谈四十多位来自欧、美、亚的电子产业记者齐聚一堂的印象与想法。这次的亚洲媒体来自日本、中国、韩国、台湾及香港,共十六位记者出席,也算阵容坚强,在议程中亚洲市场的重要性更不断被强调(尤其是中国大陆),但有趣的是,亚洲媒体或限于语言、或是民族性所致,现场发言提问的情况屈指可数。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亚洲媒体的专业度不足。这并非妄自菲薄,或「西方的月亮比较圆」的心态,在这次的媒体团中,欧美记者的平均年龄比起亚洲记者至少大了五岁以上,更有几位已是银发之龄;我问一位荷兰记者在此领域多久了?他回答:「已超过二十五年了。」而另一位德国自由作家的名片上,更挂着「哲学博士」的头衔呢!


另外在琳琅满目的出版品展示区中,有一本杂志特别值得一提。它的页数只有36页,是所有媒体中最轻薄的一本,名为“Portable Design”,但它的份量与地位,却在短短的十二页评析文章中受到业界与读者的肯定(扣掉广告,文章只剩三分之一)。它的总编辑Richard Nass获邀当这次五大座谈中「无线市场趋势」的主持人,而在会后用餐时,和他聊到九年来杂志经营的用心,他说,「我们能成功,卖的就是经验、专业,与观点。」


就电子产业的发展上,亚洲地区相较于欧美确实比较年轻,但也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了,为何资深的媒体人如此少见呢?以台湾的电子产业刊物来说,技术性的文章到处充斥(尤其是译稿),市场分析的文章也垂手可得,但可惜的是,难得一见深刻性的评论观点。媒体记者不说,转换工作频率极快(所待媒体的发展性是一问题,业界的高薪诱惑也很大);即使采访时所面对的多年实务业者,往往也只陷于狭碍的技术或市场竞争议题,而不能提出一套更宏观的创见。


的确,对于媒体,甚至是这个产业,「观点」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在矽谷里有着层出不穷的创意,但在这些创意背后支撑的独特观点与信念,才是让他们不断破浪前行的动力。而「观点」没有必然的对错,只会在多方的激荡下确立更长远、受尊重的个人/企业风格。亲爱的台湾朋友,你是否也有话要说呢?


相关文章
视觉化 Raspberry Pi 数据:轻松用 Arduino Cloud 掌握物联网装置
一美元的TinyML感测器开发板
建筑业在无线技术基础上持续发展
环境能源物联网将为资产追踪带来革新
功率循环 VS.循环功率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TV芯片竞争白热化:台厂死守中低阶市场
» [推荐]MIPS抢攻行动市场策略能否奏效?
» 新款平板进军新兴市场 MIPS低价牌见效
» Apple为什么会成功?
» 台积电:双核心ARM Cortex A9处理器已可量产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3BIRR1GSTACUKH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