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雖然形色匆匆,所有的事物很快的就有如過往雲煙一般,消失的無影無蹤,但人們仍然會想盡辦法刻意去留住一些紀錄,以便將來能夠追憶回味或作為未來處理事務的憑藉,因此記憶儲存便成為生活中重要的一環。過去人們利用文字、照相或錄影、錄音等方式來紀錄資訊,現在進入數位生活的時代,就得利用電腦的記憶體或儲存系統來紀錄,雖然可記憶儲存的空間變多也變大了,但大部分的人仍然是不知道如何去規劃利用,甚至因為越來越多的記憶裝置反而弄得更凌亂且不知所措。
其實以人腦的記憶空間來看,大部分的人也不見得會處理的很好,不僅盡其一生還用不到腦容量的十分之一,有時候還會忘東忘西,甚至錯把馮京當馬涼,差之毫釐卻失之千里。所以記憶與儲存仍是相當神秘不可思議的領域,雖然理論上所有經歷的事物都會被腦部的記憶空間儲存起來,但仍然會受到很多狀況的干擾,例如有的人缺乏邏輯性、知識性與關聯性的思考能力來處理相關訊息,所有的記憶當然會雜亂,也不能有效的利用其儲存內容;也有的人對不光彩的過去刻意要迴避,不願意正面的接受面對,這樣也會產生選擇性記憶,而不能還原事務的因果原貌。
在IT產業而言,記憶與儲存系統的發展問題也類似人腦的狀況,目前記憶儲存裝置的發展也已達到無有限制且用不完的空間。如果從歷史沿革來看,第一階段革命性發展是微處理器的應用,剛開始它只能作一些自動控制的工作,並在處理過程中作暫存的紀錄;接著是記憶體的蓬勃發展,使得微處理器的應用範圍與效能大為擴增,也連帶讓微處理器往更精密快速的方向發展;第三階段則是通訊多媒體的應用,微處理器速度必須更快,而記憶體的需求與儲存紀錄的使用也更多了。
記憶是延續過去、保有現在與開創未來的依據,它是活生生的東西,絕不是冷冰冰的資料、古董而已,因此我們應該正視它,並做出適當的策略規劃。首先就是要對數位資訊時代的記憶儲存設備或軟硬體系統有一個整體觀,否則顧此失彼,也沒辦法真正解決問題;接著要以主機為中心,把實體的裝置與虛擬的軟硬體系統整合起來。這樣的觀念應用似乎並不容易,加上目前行動化的儲存設備充斥,辨別管理它們將更複雜困難,所以必須在日常作業中去執行它,才能盡其功。這是很現實的一件事,如果你對家裡、辦公室的資料無法整合,也對手機、隨身碟與到處散落的光碟沒辦法有效的處理,那麼即使此情此景可待成追憶,恐怕當時也已惘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