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李立群的广告对白吗--『它傻瓜,你聪明』。这是在1970年代,相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那就是自动相机的问世。这种相机是针对一般人所设计,只要用户将镜头对准被摄物,然后按下快门,相机就会自动完成所有的步骤,包含对焦、曝光与色温调整等,用户不需要再去学习光圈、快门等摄影知识,就马上能拍出一张好照片。再加上相机体积也变得轻薄短小,携带更加方便,相机的普及率也就大幅提升。而相机经过如此简化之后,人们戏称「连傻瓜都会使用」,因此自动相机就有了傻瓜相机的称呼。

傻瓜相机这个词其实很有趣,因为他明明是一个很“聪明”的产品,却套上了傻瓜这个字,为的就是传达它简单易用的设计概念,而这项产品也因为这个亲民的名字有了全新的风貌,但更重要的是,透过这项傻工具,人们的生活可以变得更聪明、更丰富。不得不说,这真是个好名字。

再回头看看现在的电子产品,转眼大家全都长了智能,不再傻瓜。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网络、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充斥我们的生活。这些产品虽然标榜着智能,但设计理念其实一直延续着「傻瓜路线」,就是把自动功能设计到装置内,简化使用的复杂性,唯一的不同点就是功能的种类和范围增加了。以智能手机为例,除了拨打电话之外,还能够拍照、录像、打字、上网、玩游戏、看影片、打计算器等等等,功能应有尽有,甚至比你需要的还多。但我们仔细想想,那我们的生活有变聪明吗?

其实说穿了,现在的智能装置就是一种多功能装置,是把使用情境接近或者其它延伸功能放在同一个产品内,让人们可以享有更多的便利性。这样的想法当然很贴心,可以免除大家出门还要再带东带西的麻烦,而在家里也能很轻松的搞定生活大小琐事,甚至在开车的时候,还能得到更全面的安全保护和影音娱乐。只是令人困扰的是要学的事情变多了,然后对科技的依赖性也提高了:手机的使用说明书必须看上个好几天;汽车的众多指示灯号总是弄不太清楚;没有网络就无法正常过日子。

当然,科技带来的便利性绝对是无庸置疑,但重点在于我们是不是有足够的智能去使用,并让它成为生活的助力,而不是沦为应着工具生活的辛苦人。那我们再问一次,我们的生活有变聪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