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得先了解並定義此處所要說的「境界」,簡單來講在某種時空狀態中就是某種境界,所以人有人的境界,鬼有鬼的境界,同一個事物所見所聞就會有差異。再仔細分別,不同的人之間境界也有些微差異,如果再用不同方法來進入某種身心狀態,那麼彼此境界的差別就更大了。在英文裡大概沒有與境界完全對應的字,在這裡暫且用awareness (level) 這個詞來互相對應了解,awareness有察覺、意識等涵義,level則是種種層次,遠近高低不相同。
不管實境被虛擬或擴增到甚麼程度,重點都在如何善用、活用,而不是被這些事相所迷惑,也不是好壞高低的問題。(Source:Stambol.com) |
所謂應用不同方法來進入另一種境界,簡單來講也分兩種,一是以自己身心六根作為修練的工具,二是以外在物品為輔助來產生,例如光學望遠鏡、顯微鏡或生化藥物等等。至於做夢產生的夢境則屬於自己身心的修行或感應,如果是外在而來的靈界附身,思想行為都已非本人,當然不屬於自己的境界。本文要探討的是第二種,也就是應用科技產品來產生新的境界,特別是數位科技的虛實整合能力。
在數位科技的應用裡通常分為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與混合實境(MR)三種。其中VR就像做夢一樣,大體上跟現實有所出入,但仍是屬於個人身心經歷的一環,活在虛擬實境裡可能跟現實脫節,例如一般電玩遊戲或模擬軟體等,但也可以做為身心鍛鍊之用。未來VR的發展應用除了遊戲訓練之用外,也就是更接近對事實的模擬之後,各種驗證工作都可交由VR來處理,例如水患、地震的災害模擬越逼真,對預防工作就越有幫助。
談到AR,廣義而言仍屬於VR可概括,畢竟所謂擴增仍是一種虛擬運算的結果,既然是數位科技,當然都是一種虛擬。不過,當數位運算與通訊能力達到幾乎零時差的時候,AR就可以獨立出一項非常廣泛的應用,實時Real Time的觀念就是擴增實境重點中的重點。AR可以用在看球賽、演唱會、展覽等等,不僅可以即時得到更多資訊,也能隨心所欲拉遠拉近、左顧右盼;醫生手術時戴上AR眼鏡,更是有若神助,遠程、體外都可以一覽無遺地來操刀。
至於MR則是VR與現實境界的混合應用,在此仍以夢境來做比喻,夢境多是虛擬實境,但在寤寐之間,也會受到現實事物的衝擊、干擾或轉化,這時候就會呈現混合實境的狀態。例如《望春風》這首歌描述一位少女,孤夜裡一個人坐在燈下,在陣陣清風吹拂之下睡著了,夢中看到一位標緻的少年郎,此時處在虛擬實境裡,忽然外面的風聲吹進大門,她在似醒非醒之間以為有人來訪,於是把虛擬實境與現實串連了起來,趕緊去開門看看。
用夢境來比喻雖然與數位科技的境界不完全相當,但卻可以把科幻電影裡的「駭客任務」、「全面啟動」或「阿凡達」所描述的境界整合起來理解,並預知VR、AR與MR可能的發展。當然數位科技不能與覺識相比,因為世間不會有比心念更快的速度,也不會有比心識更寬廣的神變。只是,應用外部輔助工具,對於現代人而言比較容易掌握,直接從身心意識下手,這是定慧等持或止觀雙運的功夫,對於福報不夠的現代人根本就是天方夜譚了。
《金剛經》裡提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數位科技裡的諸相也是如此,不管實境被虛擬或擴增到甚麼程度,重點都在如何善用、活用,而不是被這些事相所迷惑,也不是好壞高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