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儲存市場的前浪與後浪
前浪好像還不打算上岸,而後浪雖然聲勢天高,卻仍在遙遠的彼方

【CTIMES/SmartAuto 籃貫銘 報導】   2008年05月03日 星期六

瀏覽人次:【2940】

職場上有句俏皮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用此比喻後生晚輩挾更優秀的職能技術,讓老一代的前輩們漸無用武之處,只得黯然的退出舞台,成為歷史的一部分。而在目前的儲存市場中,也正上演著這新舊世代交替的戲碼,不同的是,儲存市場的「前浪(HDD)」好像還不打算上岸,而「後浪(SSD)」雖然捲起的聲勢天高,但卻仍在遙遠的彼方。

TB等級的筆記型電腦也會很快成為入門款的產品,而SSD要到何時才能提供一個可讓消費市場接受的TB級產品呢?
TB等級的筆記型電腦也會很快成為入門款的產品,而SSD要到何時才能提供一個可讓消費市場接受的TB級產品呢?

目前主流的傳統硬碟(HDD),是在1956年時,由IBM所開發,當時的容量僅有5MB,但體積卻有兩個冰箱這麼大。在經過50多年的演進與技術的改良後,目前HDD的技術已相當的純熟,不但體積大幅的縮小,同時容量也呈倍數的增加。而除了體積與容量的改進外,HDD在資料儲存的速度與可靠性上也有大幅的提升,是目前最受信賴且最具經濟效益的儲存解決方案。

而新興的固態硬碟(SSD),則是使用半導體製程的快閃記憶體作為其儲存媒介,因此在體積與存取速度上都較HDD為佳,加上以電子移動為其儲存原理,因此無需機械元件,在抗震與電耗上都更甚HDD許多。固被視為非常有可能在未來全面取代HDD,成為新一代的主流儲存產品。

若依技術規格來看,SSD取代HDD是無庸置疑的事,然而,市場的反應卻不是這麼一回事。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Suppli日前公佈的2007年全球硬碟銷售統計顯示,2007年全球硬碟出貨量達到5.16億台,較2006年大幅成長了18.9%,而2007年全球硬碟廠商的總收入也成長了4.6%,達到328億美元。所以HDD與SSD在經過2007年一整年的市場考驗之後,HDD未減反昇,反而更確定了其在儲存應用上不可動搖的地位。

根據iSuppli的說法,2007年HDD市場的成長驅力,主要來自PC和消費性市場的需求持續高漲,也是促成出貨成長的主要原因,而這兩個領域正是SSD所極欲進入的市場。但由於成本及使用壽命的限制使得SSD無法在該市場有所斬獲,目前SSD的每百萬位元組成本仍遠高於HDD,只有小容量的SSD能夠被部分市場所接受,再者,只有軍事及工業用途會選擇使用SSD。

SSD製造商則持樂觀的看法,認為未來只要快閃記憶體的製造成本持續下滑,SSD就可以廣泛使用在一般筆記型電腦上,並逐步在刀鋒式伺服器上使用。但現在看來,快閃記憶體成本下滑的速度似乎趕不上市場對高容量儲存的需求。以筆記型電腦來看,由於高品質多媒體應用和寬頻網路的普及,讓筆記型電腦的性能漸漸接近桌上型,因此,儲存的需求也會與桌上型相近,加上日後藍光DVD的普及,消費者對儲存容量的要求更會加倍提高,TB等級的筆記型電腦也會很快成為入門款的產品,而SSD要到何時才能提供一個可讓消費市場接受的TB級產品呢?

若單以系統效能來看,SSD在整體系統的效能上確實表現突出,但若以儲存的需求來考量,則SSD並不具優勢。因此,未來最可能的方式則是採行混合式的儲存架構,也就是系統端的儲存應用採行SSD,而終端的儲存應用則使用傳統的HDD。依照目前的發展來看,至2010年時,市場將會有約25﹪的裝置使用SSD,但同時約會有90﹪的裝置使用HDD,兩項產品並行,直到下一項革命性的技術和產品問世。

關鍵字: SSD(Solid State Drive, 固態硬碟iSuppli  快閃記憶體  磁式儲存設備 
相關新聞
慧榮擴增經營及研發團隊 布局AI技術與全球業務
[COMPUTEX] 慧榮低功耗SSD控制晶片 釋放PCIe Gen5效能
[COMPUTEX] 美光正式送樣GDDR7繪圖記憶體
慧榮推出高速高容量可攜式SSD單晶片控制器 滿足智慧裝置和遊戲機需求
Seagate:硬碟三大優勢 將成資料中心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Steven Wang發言於2008.06.12 04:38:39 PM

唉容量當然是王,而且還是王道

畢竟數位時代什麼都不同了

資訊取得容易

檔案越來越大當然需要越來越大的儲存空間

重點在於,大容量的儲存產品趕緊降價吧

Steven Wang發言於2008.05.08 09:50:33 AM

沒辦法,成本仍為第一考量

不管是消費市場,或是企業端應用都是這樣

相信未來如果每單位容量價格相同,SSD肯定佔了上風

但就目前來講,當然是選擇便宜又大碗的HDD拉~

能裝更多東西當然是好的,特別在這個資訊垂手可得的時代

只是,如果硬碟壞了....一次毀去的檔案就更多了(個人有切身之痛)

所以各家廠商標榜自己產品的品質最好

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畢竟目前HDD的罩門也就在於其內部構造的複雜(與SSD相比)

Korbin Lan發言於2008.05.03 03:05:36 PM

過去只有在兩個情況下會去買硬碟...
一是硬碟掛了...無可奈何只好去買
二是容量滿了...為了多存放一點動畫電影MP3只好再升級...

目前情況二的情況最多~
因為網路方便...東西下載越來越多...
單眼相機的照片也快速的吃調容量中!!

所以硬碟在乎的還是容量~
當然,這是在價錢經濟的前提下

  相關文章
» 使用PyANSYS探索及優化設計
» 隔離式封裝的優勢
» MCU新勢力崛起 驅動AIoT未來關鍵
» 功率半導體元件的主流爭霸戰
» NanoEdge AI 解決方案協助嵌入式系統開發應用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9.242.53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