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COVID-19疫情再起的國際經濟前景難料,亦將持續帶動防疫醫材需求,根據工研院IEKCQM團隊對醫療器材產業最新觀察及預測,2021年臺灣醫療器材產業產值持續成長5.2%~6.1%,臺灣醫療體系及醫材系統具有高附加價值率的優質競爭力,未來的主要挑戰在於後疫新服務模式轉向遠距及在宅,以及醫材法規驗證趨嚴與革新措施,讓醫材產業面臨汰弱扶強的角力之爭。
|
工研院發布2021年臺灣製造業暨醫療器材產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圖為與談貴賓合影。(攝影/陳復霞) |
全球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目前歐洲、美國因COVID-19疫情所造成的影響甚大,尤其歐洲區域確診、住院及死亡病例迅速攀升,讓多國必須再度採取高度管制的相關措施;美國疫情於9月中旬回升,其中有18州近1週因疫情死亡的新增病例數創新高。COVID-19疫情帶動防疫的醫材、設備與應用服務的需求,工研院於今日(11/4)發布2021年臺灣醫療產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綜合匯整趨勢作出策略建議,提供各界參考運用。
2020年因應全球COVID-19疫情延燒對於醫材的需求大增,臺灣的醫療體系與醫材系統發揮極大的助益,尤其是診斷與監測(體溫計、耳溫槍、生理監測裝置)以及其他個人防護醫材(口罩、防護衣),產值大幅成長。下半年,由於歐洲、印度、巴西等區域的第二波COVID-19疫情再起,全球經濟復甦之路受阻,失業人數攀升影響個人所得與終端需求,與個人健康防護較無關的醫材產品之採購順位往後推移。受疫情衝擊下,隱形眼鏡、血糖機與行動輔具等醫療器材出口主力表現疲弱。
綜觀整體,工研院IEKCQM統計2020年臺灣醫療器材產業產值為1,230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成長4.5%。附加價值率表現面向,在持續高值化與鎖定利基市場的努力下,2020年我國醫療器材產業預估達38.8%,高於臺灣整體製造業平均水準約10個百分點,具高度發展潛力。
展望2021年,預測疫苗將在2021下半年普及化,因此全年與個人防護相關的防疫物資(口罩、防護衣)、快篩試劑、疫病診斷用醫護系統(體溫計、耳溫槍、生理監測裝置、防疫機器人)、遠端健康監控裝置等成長持續看好。然而隨著全球每日確診人數仍創新高,歐洲部分國家陸續第二波封城管制,是否形成經濟蕭條及失業人口增加仍待觀察;對終端需求的復原影響臺灣醫材產品如隱形眼鏡、血糖機及輔具等出口數量;此外,在防疫安全考量之下,就醫診療服務可能轉向通訊診療、遠距醫療、在宅醫療方式,對於個人化醫療器材與服務體驗需求擴增,將促使廠商轉向客製化少量多樣醫材產品。
綜合正負向因素,工研院IEKCQM預測2021年醫療器材產業將持續成長5.2 ~ 6.1%,產值上看1,300億元,附加價值率近40%。
在COVID-19疫情中,臺灣成功整合生醫、資通訊和機械製造等產業能量,也衍生了零接觸、無人化、數位醫療等創新商機。工研院IEKCQM團隊針對產業趨勢提出三點策略建議:一、聚焦後疫趨勢:防疫安全考量提升個人健康意識,也讓遠距診療、智慧醫療、大數據健康服務、零接觸生理監測、居家照護、個人化防護設備等醫材產品成為風險控管的重點項目;二、堅守新規考驗:數位醫療器材法規革新措施,藉以因應產品發展帶來的管理挑戰,以及歐洲醫療器材採行歐盟新法規(MDR/IVDR),在法規驗證趨嚴下,將加速各國醫材產業汰弱扶強,通過驗證將有機會接收歐洲當地小廠與中國大陸廠商客戶,拓展歐盟地區市占率;三、提升使用者服務體驗:後疫時代重視個人化健康與服務,透過跨業技術合作,運用數位科技導入研發加值,發展精準醫療、數位照護、智慧醫療等方向,提供使用者高附加價值的產品與服務體驗。例如資通訊技術與醫材結合,發展遠距診療與精準醫療;透過健康大數據、人工智慧(AI)等技術在生醫領域應用快速發展,加值應用在疾病診斷、治療與預測上,發展智慧醫療及智慧醫院,提升醫療服務品質。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強調,不論未來全球COVID-19疫情再起或美中貿易戰形成的變局,臺灣產業都必須加速創新和保持強韌,精進強化現有優勢持續保有競爭實力,他以國家口罩隊為例說明並非是口罩產品的供應鏈,而是包括原物料、材料、設備等所形成的強韌產業生態鏈,因此如何在生態鏈需求中找到定位是成為全球的關鍵伙伴的重要因素。
圖說:工研院發布2021年臺灣製造業暨醫療器材產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由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左二) 主持,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鄭富雄(右二)、臺灣醫療暨生技醫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梁晃千(左一)、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顧問游啟聰(右一)與談貴賓合影。(攝影/陳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