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總裁暨執行長張汝京於日本太陽電池論壇中表示,中芯上海十廠(Fab10)已完成太陽電池產能建置,第二季已開始小量投產,目前年產能為2.5MW(百萬瓦),明年就會開始獲利。張汝京也指出,中芯已開始規劃切入多晶矽(polysilicon)市場,至2009年時的年產能可達1000噸,2010年則擴大至3000噸,有助於中芯以低價搶下太陽電池市佔率,並爭取中國中西部龐大商機。
中芯國際雖然今年資本支出仍用來擴充本身八吋廠及十二吋廠,但看好中國電力資源不足的中西部,當地農村家庭或行動電話基地台皆有對太陽電池的需求,所以決定更積極投入太陽電池生產。張汝京說,太陽電池與半導體製程相近,對中芯來說,跨足太陽電池市場是「駕輕就熟」,如今上海十廠已經開始小量投產。
根據中芯的規劃,今年雖然年產能僅有2.5MW,但明年起將會擴大年產能至10MW至30MW,2010年要擴大至50MW以上。同時,中芯目前太陽電池主要多晶矽料源,仍是本身逾30萬片的再生晶圓(reclaimed & recycle wafer),但為了解決多晶矽缺貨問題,中芯已經規劃好多晶矽投資計劃,至2009年時的年產能可達1000噸,2012年則擴大至3000噸,矽土來源則是中國內內蒙古地區高達2億噸的矽土儲存量。
中芯強調,中芯雖然會投入多晶矽的長晶生產,但不會生產晶圓片,而是將多晶矽提供給晶圓片或太陽電池晶圓供應商,讓這些供應商完成晶圓片的切割後,再買回加工生產半導體或太陽電池。由於大陸地區矽土成本低,中芯未來計劃以1公斤19美元至21美元的低價出售,未來這些低價貨源再回銷中芯,中芯將可較其它太陽電池廠擁有更低的成本,對搶佔市佔率很有幫助。
張汝京指出,中芯十廠的太陽電池生產設備,均由大陸當地業者提供,價格僅是歐美等地太陽電池設備的八分之一,加上太陽電池多晶矽晶圓片是中芯本身廢料,所以很快就可達到獲利目標,明年起就可對中芯獲利有不錯的挹注。
雖然中芯的太陽電池產能,與國內二大廠茂迪、益通等相較,幾乎只有台灣業者的十分之一,對整個市場供需亦沒有太大的影響性,但是中芯在本身太陽電池的生產鏈中,所建立的低成本結構,則是仰賴國際多晶矽大廠提供料源的國內業者所望塵莫及。業內人士則認為,中芯的太陽電池佈局只是對本身獲利錦上添花,加上中芯主力亦鎖定中國市場,基本上不會對台灣業者接單有太大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