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中芯聯貸9億美元 擴產加速佈局
 

【CTIMES/SmartAuto 王岫晨 報導】   2006年06月12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1728】

中國最大晶圓廠的中芯國際公司,在5月底、6月初連續兩周內,總共獲得高達9億美元的銀行團貸款,中芯國際首席執行官張汝京表示,這批巨額貸款將先用於償還中芯上海八吋廠的3.93億美元負債外,剩下的資金將用於擴產營運,加速全國布局工作,特別是武漢、上海兩家十二吋廠都在建設中,尤其武漢廠計畫年內動工,明年底前投產。

由於目前台灣晶圓廠西進投資,仍被侷限在八吋0.25微米製程,因此中芯在彼岸的積極布建動作,勢將對台灣同業造成進一步的競爭壓力。

中芯國際於五月底宣布,中芯天津獲得一筆為期5年,總金額為3億美元的銀行團貸款,將用於天津廠產能擴充;中芯上海6月8日也取得8國18家銀行團的6億美元貸款,同樣也將用於產能擴充,尤其是十二吋晶片的擴產。

面對中芯這筆貸款是中國今年最大的一筆國際聯貸案,張汝京信心十足地表示,這是中芯國際成立以來首次在國際金融市場與中外銀行合作;在兩周時間內,中芯獲得9億美元貸款,不僅是銀行界的支持,更代表銀行看好公司的長遠發展。「現在中芯財務很健康,我們一年賺的現金就能還掉全部貸款。」

張汝京強調,十二吋的市場非常好,中芯現在是訂單在手,再來提升產能。中芯正在努力把十二吋晶片的市場良機,轉化為盈利能力與扭轉虧損的關鍵,因此張汝京表示,對晶片來說,財務上影響最大的就是折舊。一般晶片廠新建五年內不會有盈利;今年中芯要爭取實現盈利,去年十二吋小幅虧損,今年第一季就賺回來了。

因此,十二吋廠成為投資的重點,中芯國際表示,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加上原材料多晶矽的價格上漲,八吋廠的利潤日益下降,於是該公司對於採取90奈米技術的十二吋廠寄予厚望;中芯國際目前擁有三座十二吋廠之中,只有北京廠已經投入生產,武漢與上海兩廠都在建設當中,其中武漢廠計畫在年內動工,預計在明年年底之前即可投產。

中芯今年的目標是在年底前達到收支平衡,這段時間內還將增加製造高級尖端產品,以及提高產能來增加經濟效益。

至於中芯是否會購買武漢與成都的廠房,該公司秘書陳慧蕊指出,現階段沒有考慮及時間表,但未來三到五年則可能會考慮並作成決定;目前位於武漢及成都的廠房,都是由當地政府出資,而由中芯負責管理,預料明年將陸續投產。

關鍵字: 中芯國際 
相關新聞
中芯國際與Efinix推出首款可編程加速器晶片 2018量產
中芯國際收購歐洲LFoundry 進駐全球汽車電子市場
中芯國際成功製造28奈米Qualcomm驍龍410處理器
尋找新投資者 中芯國際考慮出售股份
中芯國際推出增強型90奈米參考流程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未來無所不在的AI架構導向邊緣和雲端 逐步走向統一與可擴展
» 延續後段製程微縮 先進導線採用石墨烯與金屬的異質結構
» 提升供應鏈彈性管理 應對突發事件的挑戰和衝擊
» 專利辯論
» 碳化矽基板及磊晶成長領域 環球晶布局掌握關鍵技術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S8DSSY4STACUKW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