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31家人體生物資料庫匯流平台 推動台灣精準醫療大未來
 

【CTIMES/SmartAuto 陳復霞 報導】   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4041】

近年來,科技的進步讓精準醫療及新興療法隨之快速發展,而人體生物資料庫(Biobank)及其衍生數據,更能夠提升生醫創新研究、技術與產品的開發效能與價值,也是精準醫療健康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石。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衛福部及國衛院今(30)日舉辦台灣精準醫療啟航Biobank整合平台聯盟活動,象徵國家級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計畫正式啟動。副總統陳建仁表示,隨著AI的導入,人體生物資料庫及其衍生數據,成為生醫創新技術與產品開發的關鍵所在,引起各國的重視,亦可見到製藥大廠與學界合作案例;不同對象的治療方式不一,透過醫療系統的數據分析,從健康族群、病患的對照組,到與疾病結果等相關研究,奠定台灣精準醫療健康創新發展的利基。

Biobank整合平台聯盟的成立,將讓各類資料庫數據得以有效整合串連及共享共用,加速精準醫療的進展。圖為發表會上進行啟航儀式時貴賓合影。(攝影/陳復霞)
Biobank整合平台聯盟的成立,將讓各類資料庫數據得以有效整合串連及共享共用,加速精準醫療的進展。圖為發表會上進行啟航儀式時貴賓合影。(攝影/陳復霞)

他認為萬事具備,如何整合資源是要點,強調Biobank整合平台效益是1+1>2,以及在管理條例中納入資安管理及商業利益等相關要項。未來透過該計畫之推動,不僅可活絡整體生物資料庫之運用,並可藉由該平台所提供之加值服務串接健保申報資料、電子病歷、癌症登錄、罕見疾病等資料庫,提供台灣醫藥生技研究與精準醫療發展之重要資料來源,加速疾病研究與新藥研發,並吸引國外藥廠來台投資,提升台灣醫療照護品質與水準。

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具有一致性與品質的生物檢體及其衍生數據,為生醫創新與產品開發的關鍵因素,台灣於2010年通過人體生物資料管理條例,作為生物檢體收集、處理及運用之法律規範,迄今亦已核准成立31家,惟規模大小不一,且申請程序繁複,缺乏統合,致運用效益有限。有鑑於此,行政院政務委員吳政忠遂邀集中央研究院、衛生福利部、國衛院等部會,共同研商規劃建立「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共結合31家生物資料庫,計46萬名參與者、450萬件檢體,及各大醫院共同參與,未來可結合包括健保、癌登、罕病等政府資料庫,提高生醫研究與新興精準藥物的研發應用,帶動生技產業發展與國際接軌。

目前國家級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計畫已有21家生物資料庫同意加入,透過平台得以有效整合串連及運用各類資料庫,加速促進精準醫療應用,再加上台灣成熟運作的健保制度與優良的醫療品質,將可打造生醫產業完善的永續生態鏈(Ecosystem),透過結合產官學研醫各界力量,為民眾健康創造更高的價值。

現今精準醫療、再生醫學及數位醫療為全球發展的重點。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以英國整合50 萬筆人體生物資料及冰島整合30萬筆人體生物資料為例,說明建置Biobank整合平台的重要性。Biobank整合平台由政府匯集產、官、學、研各界及醫界資源為基礎,提供加值服務與產業應用。透過生醫及ICT跨域合作(Bio-IT),將資源及數位資訊開放分享,結合數位化科技應用在精確檢測技術及設備、精準藥品開發、個人化醫療等,使資料得以共享共用,以期發揮最大綜效。

未來搭配取得當事人同意串聯其他資料庫,如健保資料、電子健康紀錄(EHR)、癌症登記、罕見疾病資料庫等,透過多層次的挖掘與解密,建構一龐大且內容廣泛完備的資料庫網絡,驅動醫療轉型與產業創新來充實產業生態系及開創國際競爭力,促進與跨國大廠合作,讓台灣有機會成為全球精準醫療的領航者。

AI Labs創辦人杜奕謹提出對於Biobank整合平台的看法,他表示與2003年研究的生物資訊大數據相比,尋找、發掘統計上的特徵,現今的生物資料庫從演算法、機器學習、GPU到大數據分析另有不同的層級差別,並且更有力量。

他認為台灣的生醫產業在全球名列前茅,資通訊(ICT)技術舉足輕重,可以說是精準醫療及智慧醫療的利基,對此他提出三個創新:資料創新、演算法創新及體驗創新。他以石油原油來形容資料的重要性,將健保資料、醫院及日常生活資料整合成大數據,可以為AI演算法帶來更大的效益,為產業創造價值,而這些數據對於醫療保險方面也很有幫助。期待未來Biobank整合平台可以應用在各角落,全面展開加速精準醫療及AI的研究。

圖說: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衛福部與國衛院共同召開「臺灣精準醫療啟航暨Biobank整合平台聯盟成立發表會」,與會貴賓副總統陳建仁(右三)、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右二)、行政院政務委員吳政忠(左三)、衛福部長陳時中(左二)、國衛院院長梁賡義(左)及台南市副市長王時思(右)於進行「臺灣精準醫療啟航」儀式合影。(攝影/陳復霞)

關鍵字: 生物資料庫  精準醫療 
相關新聞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納入健保 開啟癌症精準醫療新紀元
生技中心深耕生技產業40年 朝躍升下個黃金10年發展
金屬中心與多家醫院簽署MOU 提高精準醫療手術品質
北榮核醫精準醫療中心開幕 為癌症治療增進效益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開幕 一站式展出16大類醫材品項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AI高齡照護技術前瞻 以科技力解決社會難題
» 3D IC 設計入門:探尋半導體先進封裝的未來
» Sony強力加持!樹莓派發表專屬AI攝影機
» 創新更容易!2024年受矚目的Arduino創新產品簡介
» 一次到位的照顧科技整合平台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5.18.135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