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多核心軟體開發的關鍵:Pthread
 

【CTIMES/SmartAuto 報導】   2012年05月13日 星期日

瀏覽人次:【7690】

任務切割的目的,在於將應用程式裡的計算工作,切割後指派至另一個處理器核心;讓應用程式,能真正使用多核心的計算能力。這就是為什麼多核心軟體的設計,決定了多核心系統效能。上述的觀念,就是「平行處理」。

從應用程式的層面,就要考慮多核心的設計。如何將一個計算工作切割出來,並指派至另一個處理器核心?方式就是使用multi-thread。以Linux作業系統為例,multi-thread程式設計使用一個稱為pthread的程式庫;因此,學習pthread程式設計,就是打好多核心軟體開發的第一個功課。

Android作業系統同樣是使用pthread程式庫,雖然Android的pthread程式庫,與Linux的pthread程式庫「是二個2不同的實作版本」,但同樣是依循POSIX的標準(pthread是POSIX thread的縮寫),因此,有志進入多核心軟體開發的工程師,可以先在Linux系統底下,學習Linux pthread程式設計。

此外,Android應用程式與框架層,採用Java程式語言撰寫,並且採用物件導向的基礎理論。目前所談論的pthread程式設計,則是用C或C++撰寫,我們將透過pthread所產生的thread稱之為native thread。應用程式使用Java語言撰寫,所產生的thread稱為Java thread。Java thread本質上是一個物件,因此也稱為Thread object。

應用程式與框架層的Thread object與更底層的Native thread關係為何?答案是決取於Java Virtual Machine的設計;JVM的Thread model設計,將會影響Java thread的行為,在多核心系統上,Thread model也會影響Java thread的效能。(作者:Jollen Chen)

(本文經仕橙部落同意轉載到CTimes科技網)

關鍵字: Pthread  Android  Multi-core  CPU  GPU  POSIX  Linux  UNIX  Java  Google(谷歌
相關新聞
SoftBank出手救援Intel:一場資本、政策與技術的多重博弈
Arm新一代GPU技術 用AI化解行動遊戲的畫質瓶頸
川普批英特爾執行長涉利益衝突 要求陳立武下台後續效應與影響
半導體進入新一輪重組與成長週期 供應鏈與政策干預成關鍵變數
AI與資料中心驅動半導體成長 全球晶片市場2030年可望突破1兆美元大關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量子電腦與量子通訊的應用
» 量子位元的應用原理與發展
» QPU啟動量子時代 運算核心引爆科技新賽局
» 基礎機電設備廠商AI Ready
» 2025年資料中心發展趨勢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216.73.216.117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